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OCPs)和多氯联苯(PCBs)是首批被列入关于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的污染物之一,它们一旦进入环境介质,由于其具有毒性、难以降解、可在生物体内蓄积,可传输并沉积在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可长期在生态系统中累积,就会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本文通过采集从海河河口一直延伸到渤海湾中部区域的19个海底表层沉积物样品,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了其PAHs、OCPs和PCBs的含量,并讨论了这三种污染物的分布规律以及来源。首先,PAHs污染物在此次研究区域中的总浓度为213.25~608.98 ng g-1(dry weight),其平均值为398.94 ng g-1,与十年前渤海区域调查的浓度相比较增加较大,与其它区域相比较,处于中等污染水平;从采样点排列来看,PAHs中不同组分的污染物浓度变化不同,单个组分中,属于低分子量(LMW)的萘占到了在此次研究区域中总污染物浓度的38%以上;通过PAHs同分异构体比值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来判断此次研究区域中PAHs污染物的来源,分析结果为燃烧源(即高温热解来源)为主要来源,其次为石油来源,但是并没有某种单一的污染物来源在某个采样点中或部分采样点中呈现出绝对主导的优势;通过生态风险评价得出的结论为,该区域属于低生态风险区域。其次,OCPs污染物的总浓度为9.01~18.04 ng g-1(dry weight),其平均值为12.50 ng g-1,与其它地区的OCPs污染物浓度相比较处于中等水平;沉积物中DDTs和HCHs属于主要污染物;通过α-HCH/β-HCH的比值和γ-HCH异构体表现出较大浓度说明该区域中工业用HCH可能来源历史上HCH的输入,另外现在林丹可能还在被使用;通过(DDD+DDE)/∑DDTs和DDD/DDE比值推断出DDT依然被应用在农业活动中。最后,该区域采样点中PCBs污染物的总浓度为4.02~73.37 ng g-1,均值29.01ng g-1。与其它区域相比,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应该接近于PCBs在环境中的背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