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金融业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会计的计量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公允价值的引入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质的飞跃。在我国,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其中一大亮点即是新会计准则把公允价值作为5种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同时,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告扩大披露的会计信息数量和范围。所以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本文通过描述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容,以2005。2008年深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参与深交所信息披露质量考评公司作为样本来进行研究。通过Feltham-Olson的剩余收益模型得出了股票价格与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呈线性相关关系,进一步通过证明得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也就得出本文要研究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文章通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手段,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相结合,辅以图表,数据和可参照信息,进行较完整和逻辑清晰的分析,最终得出了以下的结论:深交所实行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考评体系得到了很好的运用,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先从描述性统计总体上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然后通过回归分析和一系列进一步的证明说明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对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从总体上来讲,证明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但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将来能有更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