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所译中国古诗的意象转换——从期待视野角度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其意象更具独特的艺术魅力。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译者对诗歌意象的认知及其程度直接影响其在翻译过程中对意象的解码和编码操作,也直接影响译本的质量,可以说意象的传递是诗歌翻译的核心。该文从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入手,重点考察了庞德的意象主义理论和意象主义起源及其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联系。此外,通过具体个案分析阐述了庞德在翻译诗歌中的意象转换。 文章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庞德的基本情况、意象主义及期待视野基本理论,从期待视野的角度分析了意象主义在英美诗坛出现的原因,和当时社会背景下西方人的期待视野。以意象主义理论及其理论渊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方意象主义与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对比,试图阐明意象主义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内在联系。接着分析庞德英译的中国古典诗歌,以《神州集》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庞德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是如何实现意象转化的,即运用视觉审美艺术体现意象——颜色的运用、形体的使用和意象叠加;其次是,运用创意翻译实现意象转化:用对关键词、句的巧妙处理“加强”并“丰富”意象,用含蓄的表达方式激发读者的意象思维,用韵律加深对意象美的感悟。最后得出结论:庞德所译中国古诗迎合了当时西方人们的期待视野,这源于他选译中国古诗符合时代的要求;其在翻译中所体现的翻译技巧为译坛注入了新的血液;因此被广泛接受。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具有整体性、隐含性和文化继承性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了意象的本质特征可能会造成重形轻意或重意轻形的问题,最终会影响诗歌翻译的审美效果。因此,诗歌翻译中应充分认识意象的重要作用及其本质特征,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思维过程。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更是涉及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诸多方面因素的艰巨工作。笔者希望本文所作的尝试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研究会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油膜轴承的性能主要由轴承的动压、静压混合效应决定,以雷诺方程为基础,建立油膜轴承压力特性和油膜间隙函数的数学模型,构造流体连续性方程,采用数值解法求解油膜轴承动静压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阐明情感智力及情感教育的内涵、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特殊性的同时,对大连轻工学院
《我的安东妮亚》是“边疆小说”的代表,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薇拉·凯瑟最为经典的小说之一。其中的充满活力、坚忍不拔的女主人公安东妮亚,广阔无垠的内布拉斯加大草
精神分析批评一直是二十世纪以来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弗洛伊德理论的出现,在心理分析学上产生了轰动的效果,并且长时间都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作为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