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内外有关财务困境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构建财务困境预警模型,这些研究主要是通过构建的财务困境预警模型来预测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时效性以及判别正确率。目前有关影响公司财务困境因素的研究较少。现有文献中学者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界定主要是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国有股份进行判定。我国上市公司股份中的法人股中,有一部分为国有法人股,但这部分数据并未披露。若仅从数据库中根据国有股进行判定企业性质,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La port(1999)首次提出“终极控制人”这一概念后,学术界有关终极控制人特征的研究不断增加,并且成为公司治理的主流。非均衡理论认为外部冲击是引起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重要原因。最近几年,部分学者开始考察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对于公司财务困境的影响。因此,文章将从产权性质和治理环境两方面考察其对公司财务困境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我国2012至2014年间沪市和深市两市发行的492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文章借鉴夏立军、方秩强(2005)的分类方法,通过国泰安(CSMAR)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获取数据,将终极控制人按性质划分为四类。通过樊纲编制的2011年报告,获取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变量的相关数据。借助Excel2010、SPSS21.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考察终极控制人性质、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对财务困境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首先,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性质对财务困境具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高层级国有上市公司不易陷入财务困境;低层级国有上市公司比较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国有上市公司中,相比低层级国有上市公司,高层级国有上市公司较不容易陷入财务困境。其次,公司治理环境与财务困境负相关。最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改善可以抑制国有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本文从终极控制人性质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两方面考察对财务困境的影响。这一研究角度新颖,不仅能够丰富现有文献,而且能够为深入研究财务困境影响因素提供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