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工湿地技术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综合了生物膜法与传统处理工艺,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污水厂尾水的进一步处理中。污水厂尾水中的营养元素在人工湿地中主要通过基质、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得到有效去除。人工湿地技术又能结合城市景观建设与污染治理,做到污水治理与自然社会相协调。在人工湿地中氮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来实现的,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很多,其中C/N是影响微生物反硝化脱氮作用的重要因素。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湿地技术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综合了生物膜法与传统处理工艺,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污水厂尾水的进一步处理中。污水厂尾水中的营养元素在人工湿地中主要通过基质、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得到有效去除。人工湿地技术又能结合城市景观建设与污染治理,做到污水治理与自然社会相协调。在人工湿地中氮的去除主要依靠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来实现的,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很多,其中C/N是影响微生物反硝化脱氮作用的重要因素。针对人工湿地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和低污染河水时由于碳源不足,造成TN去除率较低的问题,并结合西北地区冬季低温条件下人工湿地净化效果较差的问题开展研究,拟通过外加固体碳源,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本次研究以新河河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床深的人工湿地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对河水的净化效果,并通过投加植物碳源强化人工湿地脱氮效果。选择人工湿地中常见的植物芦苇作为碳源材料,将收割后的芦苇秸秆采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后,进行浸泡实验,通过分析芦苇秸杆的碳、氮、磷元素的释放对出水水质的影响,初步确定较好的预处理方式及秸秆的投加量;模拟实验室反硝化实验,分析经过处理的芦苇杆对反硝化过程的促进效果及稳定性,确定最佳的预处理方式;构建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实验装置,冬季低温季节,将最优方式处理后的芦苇秸秆添加分别添加到人工湿地基质床的不同深度位置,研究碳源对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在碳源最佳投加位置添加不同量的碳源,研究C/N对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各深度人工湿地系统对COD、TN、TP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延长人工湿地运行的水力停留时间,各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平均进水COD浓度为56.87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d时,各系统出水COD浓度分别能达到38.62 mg/L、36.76 mg/L、33.98 mg/L,优于地表水V类质量标准,达到准IV类水标准。(2)相同水力停留时间下,0.1m湿地系统COD、TN的去除效果较其他两湿地系统差,TP的去除效率优于其他两组湿地系统。水力停留时间为1d、2d时,0.6m、1.2m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无显著差异,当水力停留时间延长为3d时,1.2m湿地系统,COD去除效果提升明显。从TN的去除效果来看,三种水力停留时间下,0.6m、1.2m湿地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无显著差异,TN的去除效率最高为33.98%,出水TN浓度达到10.5mg/L,较地表水V类标准仍有较大距离。(3)经过简单处理、酸碱处理和碱热处理后芦苇秸秆平均每日碳元素释放速率分别为3.68、4.0、4.45mg/(g·d),平均每日氮元素释放速率分别为0.19、0.16、0.13mg/(g·d)。碳源释放稳定后累计碳氮比分别为23.07、30.29、37.79。芦苇秸秆经过碱热处理后浸泡液中C/N最高,适宜作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反硝化作用的碳源。(4)反硝化实验表明,芦苇秸秆作为外加碳源时,系统出水p H稳定,酸碱处理、碱热处理实验组出水NO2--N积累量显著低于简单处理实验组。3种不同预处理下NO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2.91%、80.81%、92.43%,添加碱热处理的芦苇秸秆能够持续强化系统的反硝化能力,在实验后期NO3--N的平均去除率最高。碱热处理的芦苇秸秆反硝化速率最高为0.59mg/(L·h),故选择碱热处理的芦苇秸秆作为碳源加入人工湿地系统。(5)当碳源添加至湿地下层,湿地系统强化脱氮效果最佳,较空白对照组湿地TN去除率从30.93%提高到49.98%。当碳源添加至上层时,系统对NH4+-N的去除效果优于添加至中下层,较空白对照组湿地系统NH4+-N的去除率从34.51%提高到55.17%。随着湿地系统内C/N的提高,TP的去除率无显著变化,冬季低温条件下湿地系统内C/N不是影响TP去除效果的重要因素。(6)在进水C/N约为3.5时,在人工湿地系统下层添加碳源至C/N比为6,此时湿地系统的TN去除率最高,TN、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55.23%、60.88%,继续添加碳源,脱氮效率下降。
其他文献
圆锥滚子轴承是常用的滚动轴承之一,由于其较大的承载能力、较高的刚性以及可以同时承受径向和轴向联合外载等特点,使其应用领域很广,在汽车变速器、风力发电机减速器及高铁齿轮箱等齿轮传动系统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传动机构的连接部件,其动态特性会对设备性能产生影响,轴承间隙会影响轴承的刚度,引起载荷分布的改变,从而对系统动态特性造成影响。故而研究轴承间隙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找到其内在联系,为工程实际中
飞行控制计算机是无人机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控制无人机完成飞行任务的中枢,对其进行故障诊断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多使用的自检测方法需要离线检测或是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诊断,另外自检测往往需要硬件测试电路的支持,这需要在飞行控制计算机板卡设计时就有所考虑。这导致它们实时检测能力不强,效率不高,适用性和可移植性差。本文运用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实现飞行控制计算机的实时在线故障诊断,提高识别能力和诊断效
焦炉煤气(COG)常被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而作为化工原料深加工(合成甲醇、合成氨、合成天然气、合成油、合成乙二醇等)经济效益最好。焦炉煤气中除主要成分H_2、CH_4、CO等外,还含有H_2S、CS_2、COS、RSH、C_4H_4S等不同形态的硫化物,其存在会造成煤气深加工过程各类催化剂中毒失活,且失活催化剂均不可再生,所以焦炉煤气合成化学品前必须进行深度脱硫。在所有硫化物中噻吩结构最稳定,且对
自然界中,鸟类在栖落过程中,会拉大迎角,利用大迎角姿态产生的空气阻力快速降低平飞速度,最终轻巧而准确地栖落在地面或树枝上。研究者从鸟类的飞行过程中得到灵感,提出了栖落机动的概念。若固定翼无人机能模仿鸟类的这种降落方式,实现无跑道降落,将大大拓宽其应用场合。本文针对固定翼无人机的纵向运动,考虑外部风扰动,研究基于优化理论的栖落机动跟踪控制问题。首先,针对存在外部风扰动的情况,建立栖落机动过程的张量积
针对数值求解Cahn-Hilliard方程时非线性项引起的时间耗时问题,本文提出了时间双层网格混合有限元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在粗的时间步长上,通过牛顿迭代方法求解非线性混合有限元系统,其中空间离散采用混合有限元方法,时间离散分别采用一阶Backward-Euler(B-E),二阶CrankNicolson(C-N)和二阶θ格式;在细的时间步长上,基于初始迭代数值解和拉格朗日插值公式,求解线性
随着我国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污水脱氮除磷的要求也大大提高。由于受到进水水质的影响,我国不少城市污水处理厂存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生物反应池的脱氮效果。污水处理厂污泥经过充分热水解,大量的不溶态有机物转化为溶解态有机物,并转移至水解液中,如果将富含有机物的水解液用作污水处理脱氮过程中的补充碳源,既可以解决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碳源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实现污泥热水
低级粉煤不能满足先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要求,造成大量资源损失。而在低效的传统炉灶中燃烧粉煤又会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因此用低阶粉煤生产民用清洁燃料对节约煤炭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研究民用洁净燃料要解决的主要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1)冷、热态粘结剂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2)低阶粉煤制备洁净型煤及冷态粘结机理;(3)洁净型煤中高温干馏制备洁净燃料及热态粘结机理;(4)洁净燃料燃烧特性。针对
利用高效通风技术提高对污染物的控制效率,是工业建筑改善内部环境质量和节能的关键技术。特别是隧道、矿井以及压力容器焊接或特殊受限空间内工业作业的通风控制。例如在焊接车间内传统通风方法是采用风机射流送风排出炉内焊接烟尘,然而实际通风排烟效果极差,造成该岗位焊接人员流失严重。车间为改善作业环境,采取增大送风速度、增加吸风装置等措施,虽然增加了能耗与投入,但仍无法改善排烟效果,工人作业环境恶劣。因此为了提
为了解决Allen-Cahn方程非线性项产生的耗时问题,本文研究了线性插值和抛物线插值的时间两重网格(TT-M)有限元(FE)方法.此类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在粗时间步长上,用牛顿迭代法求解全离散的非线性方程;在细时间步长上,基于线性或抛物线插值法所求得的插值解,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研究表明,与传统的Galerkin有限元方法相比,线性插值和抛物线插值的时间两重网格(TT-M)有限元(FE)方
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ZnIn_2S_4,因其独特的光学和电子特性,近年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可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其中,在环境领域,ZnIn_2S_4于常温常压下即可高效还原水中无法被生物降解的剧毒重金属离子,实现重金属离子的低毒化或无毒化,并为后续污染物的深度分离去除创造了条件。然而同大多数单组分粉体催化剂一样,ZnIn_2S_4仍存在较多问题:(1)易团聚,易流失,难循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