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液态金属是一种室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兼备金属和流体特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流动性。凭借其独特的理化特性,液态金属在高功率电子器件、高热流芯片冷却等热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液态金属还成功应用在柔性电子器件、智能驱动器、电化学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具有独立三维对称结构的液态金属微球在周期性先进功能器件中备受关注,然而由于液态金属的高表面张力和大密度等特性,如何制备具有高单分散性的液态金属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无线双极性电极阵列的大规模单细胞捕获机理及实验研究”,项目号为118721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场调控液态金属泵送生物流体的机理及其在微流控片上器官中的应用”,项目号为11672095;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微尺度液体金属液滴生成、调控机制及其应用实验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态金属是一种室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兼备金属和流体特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流动性。凭借其独特的理化特性,液态金属在高功率电子器件、高热流芯片冷却等热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液态金属还成功应用在柔性电子器件、智能驱动器、电化学传感器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具有独立三维对称结构的液态金属微球在周期性先进功能器件中备受关注,然而由于液态金属的高表面张力和大密度等特性,如何制备具有高单分散性的液态金属微球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液态金属在电场作用下表现出优异的电动力学性能,具有流体驱动与混合的潜能,有望在流体操纵方面获得突破。为此,本论文以镓铟锡合金液态金属为研究对象,对微尺度液态金属液滴生成和电场作用下液态金属界面电动力学特性展开研究。从微纳尺度两相流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微液滴形成机理及其生成过程中的Plateau-Rayleigh不稳定性,提出了微针诱导制备液态金属液滴新方法,并建立了微针诱导粘性效应抑制Plateau-Rayleigh不稳定性模型;建立了基于相场法的微针诱导生成微液滴轴对称数值仿真模型,对液态金属液滴生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微针表面润湿性、界面张力、外相粘度和内外相流体速对微球直径和生成频率的影响规律,为微针诱导法制备具有高表面张力的微液滴奠定了理论基础。从界面理论、电化学极化过程以及电动力学角度出发,分析了液态金属/电解液双电层充电动力学模型,阐述了直流电场调控液态金属液滴两侧的压力降,揭示了液态金属在直流电场调控下的连续电润湿机理,为电场调控液态金属致周围流体流动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微针诱导粘性效应分析,搭建了基于微针诱导合成Galinstan液态金属液滴的玻璃毛细管微流控芯片系统,实验研究了微针诱导作用下液态金属液滴生成过程与液滴被剪切时的力学行为,对比分析了有针和无针作用下所制备液态金属液滴的尺寸均一性,分析了微针对液态金属液滴生成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在内相玻璃毛细中安装金属微针和玻璃毛细管微针,研究了微针表面润湿性对液滴尺寸均一性的影响;探索两相流体界面张力、流速比对液态金属微球直径的影响规律,通过调节两相流体流速,可高效制备不同尺寸的液态金属微球,液滴最小直径可达65μm。在外加直流偏置电场作用下,液态金属两侧由于电势差异致其表面张力变化,从而诱导产生连续电润湿效应。基于电场调控液态金属液滴表面机制,提出了一种电致表面张力驱动液态金属马达,搭建了该电场调控液态泵的实验系统,得到电场作用下液态金属段在微通道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研究了电解液浓度、电压幅值、驱动电场的频率以及液态金属液滴体积对液态金属泵的驱动速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低频作用下液态金属的振荡和边振荡边输运行为,为液态金属在低功耗、无磨损液态马达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从双电层、诱导电荷电动力学和连续电润湿机理出发,建立了带电液滴自身表面自由电荷和感应双电层共同所致双电层压降数学模型,得到电场调控液态金属液滴表面诱导产生的全局粘性剪切流引起的净流体流动和局部粘性剪切分量诱导产生的流体流动,建立了交流电场调控液态金属液滴连续电润湿效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电压幅值和驱动频率对流体流速的影响,为后续的流体混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基于交流电场作用下液态金属发生变形所致周围流体漩涡设计了一种新式高通量微混合器,实验研究了电压幅值、电场频率、电解液离子浓度和入口流速对混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合适参数条件下,混合效率可达91%。电场调控导电液滴的电动特性为流体操控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治理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特别是提出了"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的重要论断,实现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新飞跃,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和理论遵循。近年来,常州市天宁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社会治理的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先试先行,以"3+2"模式("3"即同步推动网格治理、社区治理、智慧治理;"2"
拉拔是金属胚料在外加拉力作用下被迫穿过一系列孔径递减的模具以实现截面缩减、形状改变或性能提升的塑性加工方法,主要应用于金属棒、线、管材等工业原材料的生产。钛及钛合金作为新兴的战略金属材料,在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钛及钛合金属于难拉拔材料,其传统拉拔工艺存在诸多弊端。传统钛丝拉拔一般在高温下进行,涉及复杂的热处理、润滑处理和表面处理,耗能大且污染环境。加工中存在拉拔力大、易断
结构轻量化一直以来都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碳纤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高比模量、高阻尼、抗疲劳等优异的力学性能,近年来在火箭发射筒、整流罩、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等领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碳纤增强格栅加筋结构相比,碳纤增强夹芯结构在保证总体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抗弯刚度。褶皱夹芯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夹芯结构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及开放的内部通道,引起了科学家
钠离子电池具有钠资源储量丰富和低成本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低速交通工具和5G基站建设等领域有极大应用前景。但钠离子较大的半径和摩尔质量,使得合适的宿主材料开发较为困难。普鲁士蓝类材料凭借其三维开放框架结构、间隙位大等优势,成为很有应用价值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它对晶格中Fe(CN)6空位、结晶水,以及充放电时晶格变动等因素敏感,实际电化学测试结果与理论预期偏离较大。本论文旨在研究普鲁士蓝类材料的
带电体普遍存在于等离子体环境和电解质溶液环境中。通过与背景环境介质交换电子或离子,带电体将带有一定数量的残余电荷。带电体的残余电荷量既决定了带电体之间的平衡关系,也能控制带电体与外来的电磁辐射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研究带电散射体的电磁散射性质成为了当前科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现有的研究假设残余电荷被束缚于带电体的表面上,进而在电磁场边界条件中引入残余表面电荷导致的表面电导率这一唯象参数,以此求解带电体
当前,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正面向大型化、轻量化、高收纳和高承载的趋势发展。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由于其轻质、折叠体积小和展开可靠性高等优点成为上述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但空间充气展开结构存在的皱曲、形状保持困难和承载能力低等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已有的研究中采用网格增强薄膜来提升薄膜充气结构的形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其中网格类型包括柔性网格和刚性网格。柔性网格增强薄膜结构目前基本仅限于工程应用,缺乏网
东北严寒城市受到极端气候制约,城市冬季环境视觉效果单一乏味、景观的冬季特征不明显、景观系统脆弱不可持续、居民冬季活动受限。这也或多或少地导致了东北严寒城市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冬季活力不足,城市文化不突出等城市问题,这些城市的综合问题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本文以东北严寒城市公共空间冬季景观为研究主体,以改善冬季景观的品质为目标,研究冬季景观的活力性。以期改善东北严寒城市的冬季景观,以景
烘焙食品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许多国家日常消费的主食。小麦粉蛋白独特的结构引发面团具有高度结构化的网络,赋予烘焙食品具有高粘弹性,高持气量和特殊的感官质量,小麦粉广泛用于烘焙食品中。非洲地区不产小麦,主要是靠进口,非洲热带和撒哈拉以南地区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产量非常大,是非洲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木薯粉是非洲的主要主食。木薯粉淀粉含量较高,其增稠能力
会计文化包含在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意识形态、物质文化、制度特征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和行业措施经验,文章对会计文化研究的热点、方向进行研究,讨论会计文化的发展趋势,为会计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围绕会计文化的科学研究形成了一个以关键词"会计文化"为中心的知识网络,知识图谱具有中心化特征,会计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上升期的特点;在会计文化研究中增加案例研究、量化研究、前瞻性
网状聚氨酯泡沫在众多领域中用途广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该材料通常由闭孔聚氨酯泡沫经爆燃网化处理制备而来。目前,爆燃网化工艺中生产参数的确定与控制缺乏理论指导。本文围绕聚氨酯泡沫爆燃网化工艺破膜与熔膜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对薄膜材料在均布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及极限载荷分析、柔性多孔障碍中爆燃火焰的传播特性以及材料的熔膜特性三方面进行了研究。破膜过程是采用气压差实现聚氨酯泡沫窗膜破裂的过程,有助于可燃气体的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