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针对脉冲激光辐照光学材料的烧蚀与改性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围绕激光参数、材料性能和约束环境等关键因素,研究了激光诱导的自组织微纳米结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探索了这类微纳米结构在微纳光子学中的应用。利用金属铬薄膜作为辅助吸收介质,开展了纳秒激光对硅晶体进行正面干法刻蚀(LIFE)的研究,讨论了作用激光的能量密度、脉冲个数、以及薄膜厚度和表面改性层对蚀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射激光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脉冲激光辐照光学材料的烧蚀与改性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围绕激光参数、材料性能和约束环境等关键因素,研究了激光诱导的自组织微纳米结构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探索了这类微纳米结构在微纳光子学中的应用。利用金属铬薄膜作为辅助吸收介质,开展了纳秒激光对硅晶体进行正面干法刻蚀(LIFE)的研究,讨论了作用激光的能量密度、脉冲个数、以及薄膜厚度和表面改性层对蚀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入射激光能量密度的影响下,硅基底的表面形貌可分为低能量密度作用下薄膜产生熔融,表面出现周期性条纹以及点状结构;中能量密度作用下硅的蚀刻速率与入射激光能量密度呈线性关系;高能量密度作用下的硅烧蚀等三类物理特性。总之,不同能量密度激光作用铬薄膜后,其与硅基底相互作用形成的表面改性层对实现硅的后续无薄膜辅助蚀刻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利用纳秒激光诱导光刻胶薄膜表面形成了周期性表面结构(LIPSS),分析了光刻胶薄膜在不同激光能量密度、激光脉冲个数及薄膜厚度等情况下,激光辐照作用薄膜的烧蚀形貌及烧蚀机理。结果发现LIPSS形成于有限的激光能量密度区间,其阈值高于薄膜熔融阈值但低于薄膜烧蚀阈值。受孵化效应的影响,LIPSS形成阈值以及薄膜烧蚀阈值都随作用激光脉冲个数的增加而减小。通过不同约束条件对LIPSS的形成区域进行限制,实现了不同的分级周期性结构的形成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利用掩模引导改变沉积在薄膜表面的激光能量分布,从而使薄膜表面LIPSS从线形条纹发展成点-链结构;而薄膜表面的预制的柱形和条形结构的约束使LIPSS的形成位置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从薄膜柱/条的顶端向侧壁发展延伸,形成了高度上的多层周期性结构。进而,激光脉冲个数的增加使薄膜表面LIPSS的高度逐渐增加并最终趋于稳定,但不会改变LIPSS的形成位置。采用飞秒激光作用于钠钙玻璃,提出了利用单脉冲飞秒激光致玻璃表面形成微纳米气泡结构方法,得到了入射激光脉冲能量密度及表面改性种类与玻璃气泡产生或抑制的关系,实现了激光对玻璃表面空壳气泡的形成及其大小的控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气泡的形成主要源于超短脉冲激光诱导玻璃表面散裂和近表面玻璃组分变化。通过对入射激光能量的调节,可以形成不同尺度的气泡,且气泡尺寸远小于入射激光光斑尺寸。通过对玻璃表面进行不同类型的表面改性后,再进行激光辐照,发现通过改变表面改性层的组成成分可对气泡的产生或抑制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获得的研究结果可为ns激光和fs激光在对聚合物材料和电介质材料进行微加工以及相关激光诱导自组织结构的形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Sturm-Liouville算子和Dirac算子是量子力学中重要的数学模型.非局部Sturm-Liouville算子和Dirac算子出现在弹性力学、生物数学、随机过程及工程学等许多领域.本论文研究非局部微分算子的谱理论及逆问题,给出了几类非局部微分算子的谱特征、迹公式及逆结点问题结果.第一章介绍四类非局部Sturm-Liouville算子和Dirac算子的物理背景,综述非局部微分算子的研究现状,
肝纤维化主要特征是慢性肝损伤后细胞外基质过度堆积。进展性纤维化的特征是分泌α-SMA的门静脉周围和窦周肌成纤维细胞聚集。持续的炎症通常导致大量的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伴随着肝血管的结构扭曲,并为肝脏失代偿、原发性肝癌和死亡奠定基础。肝损伤后,肝脏中主要的胶原合成细胞-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被激活,并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速度更快,显示出更强的
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1-x)Li2Mn O3·x Li MO2具有高容量(>250 m Ah g-1),被认为是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存在本征电导率低、晶格氧的不可逆逸失以及循环中层状相向尖晶石相的转变,导致其倍率性能差、首次库伦效率低、容量及电压衰减快,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基于此,本文以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Ni0.13Co0.13Mn0.54O2为研究对象,采
洪涝灾害危险性大、破坏力强,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因此针对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RS(Remote Sensing)技术成为洪涝灾害监测与预报的主要手段。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全天时全天候、不受云雨影响的特点,成为洪涝监测的首选数据,光学影像由于波段信息丰富可以实现高精度地物目标识别。然而,当前基于Sentine
随着光学精密制造及检测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环形拼接非球面、自由曲面等系列复杂面型在空间遥感、红外侦查、头戴显示、超薄投影和手机摄像等成像光学系统设计中的使用逐步成为现实。复杂面型因具有更多的设计自由度和较强的像差校正能力,使光学系统可以兼具紧凑化、大视场、小F数和高像质等优势。然而,与平面、球面以及二次曲面等常规面型相比,复杂面型的优化设计缺乏理论支撑与方法指导,主要体现在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的求解困难
半导体材料的荧光特性是众多功能器件的基础,这些器件包括背光型发光二极管、闪烁体基电离辐射探测器、激光器等。它们在众多重大的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光学成像、图像显示、光通讯、环境监控、生物传感等。随着商业成熟的半导体材料进入技术瓶颈期,开发储量丰富、制备简易、性能优异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并探索其荧光特性应用成为近些年来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自从Miyasaka等人在2006年和2009年
数控机床是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基础装备,寿命预测是健康管理和维修维护的基础与关键。面向数控机床研究基于运行工况信息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最小化机床故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及可用度。在故障相关性分析基础上考虑故障多步扩散、组件故障概率,基于超图理论计算故障传播扩散系数,构建了数控机床故障传播扩散模型以描述故障传播机理;结合模型拓扑结构属性建立综合故障风险模型,计算路径故障风险以
TiAl合金由于其密度小、比强度高、良好的抗氧化性、抗蠕变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经过近四十年的大量研发活动,TiAl合金已经从最初的实验室试验阶段发展为新型轻质结构材料,并最终找到了它们的应用。然而,TiAl合金较差的室温塑性和高温强度等缺点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但通过定向凝固或晶种法制备出的全片层TiAl单晶(Polysyntheticallytwinned,PS
近年来,有机-无机金属卤素钙钛矿材料快速兴起,在多个方面改变了光电子学的研究现状。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质,如低缺陷浓度、带隙可调谐、高缺陷容忍度、高载流子迁移率、长载流子寿命以及长载流子扩散距离等,使钙钛矿材料在光伏器件、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等领域展示了优异的性能。钙钛矿材料形貌多样(如:多晶、单晶、量子点、纳米线等),但是在光电器件中应用最多的是多晶薄膜和单晶薄膜,多晶薄膜因其制备工艺简单且可大面
逆变器的并联运行是逆变电源供电系统由集中式供电向分布式供电的发展趋势。逆变并联技术是实现高可靠性、高冗余性及高可扩展性交流电源系统的技术基础,同样也是实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总结现有国内外逆变器并联技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逆变并联系统在不同工作场合的关键技术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系统不均流度和输出电压总谐波失真度(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