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三种类型玉米(普通玉米农大108、高油玉米高油115和高淀粉玉米费玉3号)进行五种重金属元素(Cr、Cd、Pb、Hg和As)多种浓度复合胁迫,在处理条件下研究各品种产量、光合特性、抗性酶系统及玉米植株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空间和时期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金属复合胁迫对玉米生物产量与光合性能的影响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在重金属复合胁迫作用下有类似规律,低浓度处理条件下(1K、2K),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不同程度的升高,处理浓度越高则增量越大,高浓度处理条件下(3K、4K),则呈现下降趋势,处理浓度越高则下降越多。最高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都出现在处理浓度2K。重金属复合胁迫在低浓度(1K、2K)条件下,刺激玉米植株光合性能的提高,其中刺激效果随重金属复合浓度提高,光合性能增加越明显,即2K>1K。具体表现为叶片叶绿素总量增加,叶绿素a/b值提高,玉米叶面积指数增大,穗位叶光合速率提高,但高浓度重金属复合作用(2K)后期叶片光合速率降低快于另两个处理,在三个品种中,光合速率最高值属于农大108。各品种光合性能各项指标中时期变化规律与对照相同,并没有因为重金属复合胁迫发生显著改变,但玉米叶片在生育后期光合速率加速下降,表明叶片衰老加速。从以上各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低浓度重金属复合作用刺激玉米植株生长,首先表现在玉米叶片的光合性能和生物产量的提高,但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复合作用(2K)虽然能刺激玉米有较高生物量,但却在玉米生育后期加速衰老,而更高浓度处理(3K、4K)则使玉米生物产量和子粒产量下降,这可能与高浓度重金属胁迫伤害玉米自身正常生理功能有关。2重金属复合胁迫对玉米不同品种子粒品质影响重金属复合胁迫下,玉米受五个浓度复合作用反应有类似规律,即在粗脂肪、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上随重金属复合浓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但最高值出现的浓度因品质指标而异,其中粗脂肪最高在2K,粗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