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多国面临的人口共性问题,表现为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趋于老化,它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吉林省200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伴随老龄化的同时又出现了严重的少子化问题,少子化加深了老龄化,严重地影响了吉林省人口的年龄结构,并对经济社会的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正确认识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从GDP规模及增速与人均GDP、三大产业结构方面分析吉林省的经济情况,发现吉林省自2012年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无论是GDP的规模还是增速都处于全国靠后位置,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条件较全国水平相比较为落后,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人口规模方面,吉林省总人口自2012年开始减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2016年首次出现负值。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吉林省的出生率一直维持较低水平,少年儿童所占比重逐年降低,表现为严重的少子化问题。老年人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表现为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本文基于VAR模型,通过对1995-2015年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吉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起制约作用。根据统计年鉴等数据发现,吉林省人口老龄化还对劳动力供给、消费、投资和养老保障方面有影响:受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程度加剧的双重影响,吉林省劳动年龄人口数及所占比重变化趋势呈“倒U型”曲线,在2010年达到峰值以后吉林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造成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明显不足。人口老龄化制约了吉林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影响了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吉林省人口老龄化与消费水平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制约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并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动;人口老龄化与投资水平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带来了投资总额的减少;人口老龄化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养老压力,近年来吉林省养老保险基金表现为“入不敷出”的情况,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对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的强烈需求,使得社会在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明显加大,加重了社会保障的负担。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提出要大力促进经济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制定适宜的人口政策,鼓励和保障生育行为;充分合理利用老年人口人力资源,增加社会劳动力供给;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养老和医疗保障体制建设等对策及建议,共同面对人口老龄化给吉林省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