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回顾性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sy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儿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实验室,免疫学特征以及影响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最终改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ped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p SLE)患者的生存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首次诊断为p 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有156例SLE患儿纳入分析。男女性别比为1:5.5,平均确诊年龄11.17±2.77岁。2.大多数患儿首发表现为皮肤粘膜病变(85.26%)、血液系统损伤(71.15%)和肾脏受累(59.60%),其中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70.51%)。3.女性患儿以关节炎(40.15%)为首发症状的多见(P<0.05);男性患儿表现为蛋白尿(75.00%)、贫血(70.83%)的比例更高(P<0.05)。4.各年龄组狼疮患儿以7-12岁(62.18%)高发,0-6岁(5.77%)最少见;表现为乏力的患儿以13-18岁(P<0.05)多见;表现出体重下降的患儿中,以0-6岁和13-18岁多见(P<0.05);0-6岁组患儿表现为神经精神疾病受累率最高(P<0.05);表现为高血压的患儿以13-18岁组(16%)最为少见(P<0.05)。5.LN的病理类型为IV型(50.79%)和III型(19.05%)的患儿最为多见。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是L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7.男性患儿中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淋巴细胞减少的比例较高(P<0.05);表现为补体C4降低的患儿以0-6岁组(44.44%)最为少见(P<0.05);表现为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患儿以13-18岁组(64.00%)多见(P<0.05)。8.6例(3.85%)患儿于首次住院治疗期间死亡,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多脏器受累。结论:1.我们的研究描述了本中心p SLE的临床特征,并表明了p SLE的显著表型异质性。2.SLE患儿首诊时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3.LN的病理类型最常见的是IV型,高血压是儿童L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首次住院期间感染和多脏器受累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为早期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5月-2020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的20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20例患儿中12例(60%)为男性,8例(40%)为女性。平均年龄6.23±3.26岁。1例(5%)为急性起病,12例(60%)为亚急性起病,7例(35%)为慢性起病,14例(70
目的:分析PRODH基因突变所致高脯氨酸血症I型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详细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PRODH基因突变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以“间断抽搐7月余、发热4天”为主诉就诊。结合患儿既往及入院辅助检查,考虑存在“癫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予以抗感染、抗癫痫、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后,患儿未
目的:采用诊断性meta的分析方法对尿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Sino Med)、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等4个中文数据库和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等4个英文数据库关于尿
目的:1.研究首次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前患儿静脉血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与其他参数对早期识别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awasaki
目的:通过使用Meta分析方法对持续性肺复张策略在早产儿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Pub Med、EMBASE、Medline及The 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进行外文文献检索,对维普中国科技期刊(VIP)、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g fang)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中文文献,选取早产儿出生时应用持续性肺复张策略的随机对照试验,所包含语言类型
目的:1.总结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2.探讨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生并入住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NICU的所有早产儿,将住院过程中诊断为胆汁淤积症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胎龄及出生体重与观察组相近、数量相同的非胆汁淤积症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除外资料不完整患儿),收集其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
目的:1.通过NGS技术检测开颅术后患儿脑脊液病原体,并与传统培养方法比较,综合评估二代测序技术在儿童开颅术后病原体识别的应用价值。2.结合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评估二代测序技术在儿童开颅术后感染靶向抗感染治疗价值。方法:1.研究对象:2018-12至2019-12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ICU住院的神经外科术后患儿。2.诊断标准:(1)患者出现排除无菌性脑炎等因素而导致的相关临床体征及症状,
目的:系统评价Tau蛋白水平与新生儿脑损伤的相关性,为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BM、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已发表的探讨Tau蛋白水平与新生儿脑损伤相关性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0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偏倚
目的:分析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及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地进行ROP预防及筛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入组病例分为ROP组和无ROP组,分析危险因素与ROP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临界值,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危险因素的预
目的:观察矮小症儿童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前后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等水平变化。分析RBP-4与生长参数、血液学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从而探讨rhGH治疗对RBP-4水平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或特发性矮小症(ISS)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GHD患者30例,ISS患者33例,均采用rhGH睡前皮下注射。记录其治疗前,治疗6个月及治疗12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