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在作为财产证明文件的同时,还是一种商品和投资工具。证券由于其特有的性质和功能,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经了几十年的历史,已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走过了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几百年所走过的道路。截止2008年2月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已达1547家,证券达2020只,总股本超过42834亿,总市值超过287718亿元,接近2007年GDP的1.17倍。由此可以看出,经过近30年,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市场经济中一股强大的力量。但与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相对应的是,作为调节证券市场发展工具之一的税收制度的建设却严重滞后于证券市场的发展,税收征管不能适应证券市场的现状。随着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税收制度方面的弊端日益显现,不但不能成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利工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与完善。考虑到证券市场现行税收制度的现状,本人认为在这个领域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定稿前夕,在2008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税收政策》被确定为“一号提案”,说明我国证券税制改革不可避免。本文力求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税收制度的评价分析,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税收制度的一些设想。第1章:证券课税理论及税种设计。从理论层次对证券课税进行论述。对证券课税体现国家政治权力的管辖,是贯彻税收原则的要求,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证券市场税制一般在四个环节设置税种,既证券发行环节针对发行额征收流转税;证券交易环节针对交易额征收交易税;证券所得环节针对股息、利息或红利所得及转让的资本利得征收所得税;证券财产移转环节征收遗产税或赠与税。总体来说,四个环节的税种设置,分别以流转额或所得税为税基。税基不同对证券市场规模、结构及价格波动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第2章: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税制现状及其问题。分析我国现行税制运行及设置中的弊端。分析我国证券税制的现状,首先要介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自1981年至今,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成长、整合规范及高速发展几个阶段,目前已初具规模。税制方面可以概括为四个税种、三个环节,既征收与证券交易额相关的印花税和营业税;与交易所得相关的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三个环节”是指上述四个税种具体配置在这样三个环节:即在证券交易环节征收印花税或营业税;在股息、红利分配环节征收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在证券转让环节征收企业所得税。虽然我国目前的证券税制对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为:以证券交易额为税基的印花税不尽完善,对证券投资所得的征税存在缺陷,对资本利得的税务处理不尽合理。第3章:发达国家证券税制介绍及其借鉴。分析成熟证券市场税制设计,并分析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本章主要以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四个国家为代表,分析发达国家证券税制的设计,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综合各国家的税制设计分析对我国证券税制设计有借鉴意义的方面。第4章:构建我国证券税制理论框架。从理论层次看我国证券税制的构架。本章首先从政策层面介绍我国证券市场改革的政策方向,结合一号提案提出,资本市场的税收政策应以合理投资为导向,倡导长期投资、抑制短期投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扶持中介机构健康发展,建立起多层次、多环节、协调征管、体现公平的资本市场税制。在此指导下,结合国内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我国证券税制的理论框架,第5章:针对现阶段我国证券税制建设的具体建议。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及税收征管现状,对我国税制建设提出具体建议。任何税制的设计都必须适应其所运行的环境,与所在市场及征管环境不适应的税制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会带来反效应,影响税法的严肃性,因此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提出具体的税制建设建议,包括调整印花税、开征证券交易税、谨慎开征资本利得税、暂缓征收证券遗产税与赠与税以及消除对股息、红利的重复征税,取消对红股的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