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湿迁移对冷藏库能耗影响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so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藏库作为果蔬从采摘至销售整个冷链物流中的重要设施,其运行期间的能耗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是影响冷库能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存在于围护结构内部的湿迁移过程更使得冷库的运行能耗进一步增大,因此,研究围护结构内的湿迁移过程对冷库能耗影响对冷库的节能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省某100 t土建式苹果冷藏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湿迁移过程围护结构内湿组分随时间的波动特性及对冷库负荷与能耗的影响程度,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冷藏库围护结构内湿迁移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调研实际冷库及查阅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和建筑构造通用图集,确定不同气候区代表性城市的冷库墙体采用不同保温材料时的构造并计算其厚度;根据材料导热系数与含湿量的关系确定内保温含湿墙体采用不同保温材料各材料层达到湿稳定含湿量时的墙体传热系数值,并得到了与不考虑传湿过程时的传热系数值相比的变化范围。(2)通过建立围护结构湿迁移模型,用CHAMPS-BES模拟了建筑热工分区各代表性城市采用不同保温材料时的墙体干燥过程中各材料层平均体积含湿量,墙体湿稳定含湿量及湿稳定时间。结果表明:内保温墙体湿稳定含湿量及各材料层的平均体积含湿量始终小于外保温墙体,而墙体湿稳定时间相反。内保温墙体选PU为保温材料时墙体及保温层的平均体积含湿量和湿稳定含湿量最小。(3)根据实际冷库建立物理模型,用EnergyPlus模拟了建筑热工分区各代表性城市采用不同保温材料,是否考虑湿迁移两种情况下的冷库围护结构热流量及总热流量、制冷系统耗电量及总耗电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室外空气温度的升高,围护结构热流量占总热流量的比重提升,两种情况下,围护结构热流量和总热流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均升高,且有湿迁移时两值增幅更明显,湿迁移过程使围护结构传热量增大的影响逐渐加深,同时,制冷系统耗电量与冷库总耗电量均增大,湿迁移过程使制冷耗电量增大的影响也越明显。在同一气候条件下,内保温墙体不考虑湿迁移时采用不同保温材料的制冷系统耗电量和冷库总耗电量数值分别基本一致;考虑湿迁移时,采用保温材料为PU时对制冷耗电量和总耗电量影响最小,XPS次之,EPS最大。
其他文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失业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为了解决空前的失业危机,大多数国家都从各自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工业的迅速发展,为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对材料轻量化和再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镁合金作为最轻的结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铸造
针对连续型深度信念网(Continuous Deep Belief Network,CDBN)隐含层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重构误差的CDBN网络深度确定方法。多个连续型受限玻尔兹曼机(Continuou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巨大浪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在海外建立了分支机构,跨越国界走向全球。跨国银行强大的功能和其破产后给全球经济带来的深远影响,使得人们不得不关
近年来,空间推理已成为人工智能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空间关系模型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GIS中对象间的空间关系主要有拓扑关系、度量关系和顺序关系3
传统的舌诊方法依赖于医生直观的定性观察。人眼难以分辨细小的差异,判断结果容易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重复性也差。这些缺点给舌诊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严重的困难。因此,对中医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是一个经过众多成功企业验证的成熟的管理理论,其管理战略理念及实施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对高校实施精细化的内部质量管理具有借鉴意义。高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
针对现有背景建模算法难以处理场景非平稳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长时间视频序列的背景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训练、检索、更新三个主要步骤.在训练部分,首先将长时间视频分段
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何学惠主编、尹绍亭撰著的《云南物质文化》,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物质文化史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笔者拜阅后,认为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资料翔核
针对某生物医药企业生产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一级蒸发+铁碳微电解芬顿联合氧化技术+二级蒸发”处理工艺。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远低于排放标准,且运行效果稳定,投资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