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东盟十国的相互间合作,汉语在东南亚地区的推广日渐白热化,尤其以泰国为首的推广汉语的热潮更是有增无减。泰国对汉语推广的支持使得国家汉办每年会选派上千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笔者在2012年有幸成为一名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任教于清迈府的一所私立大学。笔者在任教期间深深的认识到了汉语在泰国的火热程度,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在泰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公立教育到私立教育,从学校到社会几乎都开设了汉语课堂,但通过与学习汉语的泰国人接触后发现,大部分的学习者汉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弱。而且有很多赴泰的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大部分的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基本以汉语综合课、阅读课等有针对性的课程为主,如传媒汉语课、报刊阅读等课程,关于汉语听、说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较少。听、说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两种技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外国人学习汉语是以交际为目的,实现交际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运用听、说技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听、说技能的训练方面、影响听、说技能的原因(生词量过多,语速较快、内容不熟悉等)以及听说教材使用方面。笔者以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听说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采用教师学生访谈、实际数据调查分析以及观察等方法,针对清迈北方大学汉语学习者汉语听说课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相应教学策略研究。笔者在教学期间发现学生在汉语听说课上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汉语听说课不作为重点课程贯穿四个学年,只开设一个学期。对于这种问题,学校应尽力加大汉语听说课课程设置力度,加大课时量。其次,学生的学习策略不恰当问题应根据实际课堂状况而进行调整,如普遍存在用泰语语音标注汉语语音现象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强调汉语拼音的重要性以及加大听、说力度;再次,学生在课余时间基本不会主动听汉语录音,也不会主动与汉语老师用汉语沟通,这就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听、说汉语的机会;最后,学校应考虑到学生的汉语水平来选择适用的听说教材。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学生认知能力较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弱,,对汉语的运用缺乏主动性。本研究的开展,对研究对泰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说,分析和研究泰国学生汉语听说技能训练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就现实意义而言,可以通过笔者的研究改善和加强清迈北方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计和汉语听说课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校更好的发展。笔者也希望可以为对泰汉语教学,汉语听说教学方面尽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