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伴有肾小管间质(Tubulointerstitial,TIN)病变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增加临床医生对LN患者TIN病变的重视,进而早期识别,改善疾病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9年9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住院行肾脏穿刺活检术确诊为LN的145例患者的病例。提取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对TIN病变指标(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进行半定量评分。然后比较不同病理分型下LN患者TIN病变的特点,分析TIN病变与肾小球病变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分析TIN病变与LN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筛选出影响TIN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在纳入的145例LN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30例,男女比例为1:8.67。病程6天~10年,平均病程13.5个月。平均年龄25.48±14.931岁(7~66岁)。入选患者TIN病变136例,TIN病变发生率为93.7%,中重度病变发生率为63.4%。2003年国际肾脏协会和肾脏病理协会(ISN/RPS)LN分类标准下II型LN10例(6.9%),III型共32例(22.1%),IV型共93例(64.1%),V型10例(6.9%),此项研究不包括I型和VI型LN患者,并将III+V型LN计入III型,IV+V型LN计入IV型。2、TIN病变和LN分型的关系:(1)入选的LN患者中,TIN病变程度在IV型LN中最重,III型次之,II型和V型最轻。(2)间质炎细胞浸润和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方面:IV型LN最重,Ⅲ型次之,II型和V型LN最轻。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方面:IV型最重,II型、III型、V型之间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3、TIN病变与肾脏、肾小球病变的关系及对肾功能(e GFR)的影响:(1)本组LN患者肾小球病变活动性指数与TIN病变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肾脏活动性指数(AI)、肾脏慢性化指数(CI)、肾脏病变总评分(AICI)、肾小球病变慢性化指数、肾小球病变总评分均和肾小管间质(TIN)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25、0.820、0.794、0.421、0.231,P值均<0.01)。(2)TIN病变指标中间质炎细胞浸润是e GF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影响系数为-6.47。4、TIN病变与LN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1)TIN急、慢性病变指标(间质炎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与L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LN患者肾间质炎细胞浸润与年龄、病程、血压、尿素、血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24小时尿蛋白、细胞增殖、细胞性新月体、肾小球白细胞浸润、袢坏死/核碎裂、球性硬化、纤维性新月体、透明样变、血栓形成呈正相关(r均>0,P均<0.05),与e GFR、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C3负相关(r均<0,P均<0.05)。LN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与年龄、病程、血压、尿素、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细胞增殖、细胞性新月体、肾小球白细胞浸润、球性硬化、纤维性新月体、血管壁增厚呈正相关(r均>0,P均<0.05),与e GFR、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抗ds DNAIIF呈负相关(r均<0,P均<0.05)。LN患者肾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除个别因素不同外,整体上表现出一致性。(2)病程是TIN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程≦3个月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病程>3个月的患者,系数为-1.419;高甘油三酯血症是TIN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甘油三酯未升高组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甘油三酯升高组的患者,系数为-0.83;贫血是TIN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红蛋白降低组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血红蛋白未降低组的患者,系数为1.141;细胞性新月体是TIN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影响系数为0.394,即细胞性新月体越重,疾病严重程度越高;球性硬化是TIN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影响系数为0.681,即球性硬化越重,疾病严重程度越高。结论:1、本组LN患者中,TIN病变发生率为93.7%,其中中重度TIN发生率较高,为63.4%。2、LN患者TIN病变与2003年ISN/RPS分类有关,但与肾小球病变不完全平行。间质炎细胞浸润是e 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3、影响TIN病变急、慢性指标的临床及病理因素总体表现出一致性;病程>3个月、高甘油三酯血症、贫血、细胞性新月体、球性硬化是影响TIN病变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