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频激光测振仪信号探测与非线性校正算法优化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ru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频激光测振仪具有光路简单、测量精度高、集成度高等优点,可实现对振动、位移、加速度等工程量精密测量,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和精密工业生产领域。近年来超精密制造和微机电系统工程的快速发展对单频激光干涉测振仪提出了更高的测量速度和精度要求。首先,在高速振动测量场合,由于信号探测单元的带宽限制,单频激光干涉测振仪无法对高速振动进行有效测量;其次,由于现有非线性误差校正算法鲁棒性较低,导致其在实际测量中难以对非线性误差进行有效的校正,使得测振无法达到高精度要求。本课题“单频激光测振仪信号探测与非线性校正算法优化研究”主要围绕以上两点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验设计和理论分析,确定了限制信号探测单元带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对信号探测单元的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高带宽低失真的光电信号探测;通过深入分析现有非线性误差校正算法的缺陷和不足,并结合实际测量目标的振动特性,设计了高鲁棒性的非线性校正优化算法。最后,设计研制了一套单频激光测振仪。本课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针对目前单频激光测振仪无法测量高速振动的问题,通过实验分析确定目前光电探测模块存在三点主要缺陷:跨阻放大电路带宽较低,测量通道之间相位特性不一致,以及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存在谐波失真。为此首先在原跨阻电路设计的基础之上,通过在芯片选型与阻容匹配优化工作,实现高增益、高带宽(5MHz)的跨阻放大功能;其次,提高各电路探测通道之间的对称性,保持多通道探测之间相位特性一致,并通过合理的PCB设计减小测量高速信号时相位特性不同引入附加相位延迟;最后,针对测量过程中光电信号谐波失真的问题,分析光束直径与探测器线性度的关系,设计了合理的光束直径,消除了光电探测器的输出失真(55d B),最终实现了高带宽低失真的光电探测性能。针对现有非线性校正算法鲁棒性较低、在实际测量中通常又难以对非线性误差有效校正的问题,首先深入分析干涉信号不理想,即干涉信号幅值变化时,现有校正算法存在的缺陷;然后针对影响校正结果的环节进行优化设计,以提升直流偏置计算的准确性、提升输出信号幅值的稳定性;消除了校正过程中数据溢出现象,有效提高了非线性校正算法的鲁棒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研制了高带宽高鲁棒性的单频激光测振仪。等效试验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课题研制的单频激光测振仪信号带宽为5MHz,谐波抑制比为55d B;非线性校正算法鲁棒性提高,对于幅值调制深度0.8的干涉信号,残余非线性误差小于2nm。
其他文献
为了比较夫兰克-赫兹实验中实验参数变化对伏安特性曲线的影响,针对实验软件数据导出会出错并且显示杂乱等问题,提出利用Access调出数据,并进行再处理。
以尼勒克县木斯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例,从水文地质条件角度来分析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地下水含水层特征。通过已建成的地下水观测井的水位观测、抽水试验等分析地下水动态
拓扑量子材料因其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及奇异的量子输运特性,成为近年来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热点。拓扑量子材料常常存在多能带特性及很大的磁电阻效应。本论文利用最大熵迁移率谱对多能带特性的外尔半金属TaAs、TaP、拓扑材料PtBi_2以及新型大磁电阻材料Ag_3Sn的电子输运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TaAs的迁移率谱计算结果能够清晰的分辨出四个迁移率不同的带。在T=1.8 K时,对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始终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在上一代新型前庭训练转椅的基础上,优化并设计了新一代的新型前庭训
本文利用“HOPE-Ⅰ”型强流脉冲电子束(HCPEB)装置对表面预置Pb和Sn粉末涂层的纯Al材料分别进行了表面合金化处理,其中Pb/Al体系的辐照次数为25次和35次,Sn/Al体系的辐照次数为
近些年,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灌溉农业的发展,但在农田水坝修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
实验教学是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以昆明理工大学教改项目为背景,分析了PLC原理与应用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以设计型实验为主的实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