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表达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m_j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D4+CD25+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m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30例正常人和30例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CD4+CD25brightT细胞(根据CD25表达荧光强度>100者为CD4+CD25brightT细胞,又称CD4+CD25highT细胞)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lumpuserythematosusdiseaseactivityindex,SLEDAI)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8.82±2.98)%,显著低于对照组(12.24±5.71)%(P<0.05),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低水平的CD4+CD25+T细胞;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brightT细胞表达率为(1.56±0.76)%,低于对照组(2.23±1.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CD4+CD25brightT细胞表达率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分别为r=-0.156,P=0.537;r=-0.153,P=0.544(p>0.05),两者之间无相关性。 结论SLE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减少,可能在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与SLE的发病有关。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物理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应该说绝大部分是好的,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得物理教学走向了误区.因此,如何走出误区?是我们物理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和近几年来听过的一些物理课,浅析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误区.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误区;浅析  误区一过分注重探究式教学,忽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摘要:高中化学是高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优劣,除了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素质之外,教学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因而,优化教学设计,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高中化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优化;质量;策略  一、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1.调整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一门学科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背景 粘蛋白目前发现17种,分为分泌型和膜结合型两大类,分布于多种上皮细胞表面[1,2];在体内分布较广泛,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细胞及其分泌的黏液中。在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感觉到教学反思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断地进行反思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一、对学生认知情况的反思  我们课堂教学面临的都是97或者98出生的学生,这些“90后”学生普遍好奇心强.表现出较强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思维活跃、认知能力强,感情丰富.他们的思维活跃、情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教学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它不但是展示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在体现对学生的“身教”和“言传”.在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如何突出“身教”在教学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一、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