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吞口”是富源县古敢水族源自于古敢乡补掌村一带民间传说的特有民俗文化。为适应国家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繁荣地方民族文化建设并更好的传承民族特色文化,《吞口》舞以古敢水族的“吞口”为主要结构载体,依托于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现代舞台舞蹈艺术,以《双鱼拱葫芦》、《把心织进梭》、《连妹连阿哥》、《吉祥的吞口》、《今年还在甜》五个篇章融汇了水族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等内容,使它在传承水族的独特历史、文化、民情、风俗的同时,又加强了古敢水族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实现对社会群体感的强化,增进群体认同性,凸显出其独特的社会价值;以其夸张的艺术造型、独特的音乐艺术、鲜明的民族性和文化内涵的多样性显示出丰富的艺术价值;以其富有观赏性的舞台艺术与当地的其他本民族土特产共同营建了具有一定市场潜质的产业链;《吞口》舞创作中把水族民间观念性民俗、人生礼仪民俗、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和游艺民俗等多种民俗文化融入其中,既充分体现了古敢水族“吞口”崇拜的独特民俗,又以此为载体将水族更多的民俗事项融入舞蹈之中,增添和丰富了文化内涵,同时又成为了民俗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虽然作为一个新的民族舞蹈作品,在舞台服饰和配乐等方面还有一些不足,但今后,《吞口》舞如果能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政府支持,逐步加以完善,必然能依托服务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繁荣地方文化生活、进一步市场化等途径获得更大存在和发展空间,以实现在发展中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