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奶牛养殖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是河北省畜牧业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2008年以前,河北省奶牛养殖业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后,为了保障生鲜乳质量,国家和河北省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奶牛规模化养殖的政策,基本消除了散养。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高端乳制品的追求,一些大型知名乳品企业积极投资建设自有奶源基地,万头牧场逐渐崛起。近年来,河北省万头牧场虽然发展的越来越快,但是是不是越多越好,其经济效益如何,其发展趋势如何,应如何对其进行规范,应采取怎样的政策等一系列问题都急需研究。所以,本研究对河北省制定万头牧场发展政策具有决策参考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规模经济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以河北省万头牧场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河北省奶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和河北省万头牧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描述,然后对河北省万头牧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对河北省万头牧场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经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河北省奶牛养殖产业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河北省奶牛存栏量逐年稳步增长,奶牛养殖业规模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牛奶总产量有所减少,奶牛养殖业主要分布在五大核心区,乳制品加工业整体发展趋势良好,洋品牌乳制品的冲击影响巨大。 二是河北省万头牧场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奶牛存栏量大,奶牛单产水平高,挤奶机械化程度高,粪污处理工艺相对完善,严格执行免疫、检疫流程及制度,采用分群饲养的模式,分为单纯养殖和“种养加一体化”两种经营模式,享受大量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河北省万头牧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治污成本高,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防疫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疾病治疗成本高;饲料成本上涨,饲料转化率较低;管理难度大,人力资源短缺。 三是河北省万头牧场效益分析。本文选取万头牧场、1000-2000头的千头牧场、500头左右的奶牛养殖小区各一个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分析,接着对万头牧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河北省应适度发展万头牧场,从总体上控制万头牧场的数量和分布区域。 四是河北省万头牧场发展对策建议。河北省万头牧场应稳定现有万头牧场规模,支持“种养加一体化”模式奶业产业链的建设;利用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契机,大力发展“粮改饲”工作;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减轻环境污染;抢抓“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走出去”树立“河北品牌”形象;注重高端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激发奶业发展新动能,构筑产业融合理想格局。 本文的创新点有二,一是第一次以河北省万头牧场为研究对象,较为完整地总结了其发展概况。二是通过与其他规模的养殖场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得出结论为河北省万头牧场不能过度发展,而应适度发展,要尊重市场规律,从总体上控制万头牧场的数量,合理布局万头牧场的建设区域,鼓励和支持万头牧场发展循环经济。以上是对河北省万头牧场效益的综合分析,具有首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