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纤维素吸附材料的制备及除Cr(Ⅵ)性能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ttrj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生态环境的治理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其中重金属离子因难降解性和生物易积累性被列为水质净化的重点指标之一。目前,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净化有多种手段,吸附法由于具有简单、高效和成本低等优点而常被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不过,目前吸附法中常用的活性炭材料不仅制备过程耗能较大且不易回收,因此研发制备工艺简单、吸附效率高且价廉易得的吸附剂是重金属离子去除领域的热点。本论文分别以棉浆粕和羧甲基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了功能化纤维素基吸附剂PEI-PAM-CF和功能化羧甲基纤维素吸附剂料PEI-PAM-CM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所制材料进行了表征,系统地研究了溶液p H、吸附时间、反应温度、吸附剂投加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两种吸附剂除Cr(Ⅵ)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材料的循环使用性能和吸附抗干扰性能。同时,通过吸附动力学、热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了两种材料对Cr(Ⅵ)的宏观吸附机理,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微观吸附机理,明晰了Cr(Ⅵ)在两种材料上的可能吸附位点。研究结果如下:(1)功能化纤维素基吸附剂PEI-PAM-CF的制备及除Cr(Ⅵ)性能。以PEI和PAM为纤维素改性剂,ECH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功能化纤维素基吸附剂PEI-PAM-CF。表征结果表明,PEI和PAM被成功引入到材料的结构中。PEI-PAM-CF对低浓度Cr(Ⅵ)的吸附受p H影响较大,当p H=3时去除率达到最高。与此同时,Cr(Ⅵ)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和Cr(Ⅵ)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PEI-PAM-CF投加量和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EI-PAM-CF最优投加量为0.05 g、吸附时间为20 min。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且符合pseudo-first-order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2)功能化羧甲基纤维素吸附剂PEI-PAM-CMC的制备及除Cr(Ⅵ)性能。通过ECH的桥连作用将功能化试剂PEI和PAM引入到羧甲基纤维素的骨架上,成功制备了功能化纤维素基吸附剂PEI-PAM-CF。表征结果表明,PEI和PAM被成功引入到材料的结构中。PEI-PAM-CMC对Cr(Ⅵ)的吸附效果受材料的质子化程度影响,随着材料的质子化程度越高其吸附效果越好,当PEI-PAM-CMC在p H=2的HCl中进行质子化处理时Cr(Ⅵ)的去除率最高。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Cr(Ⅵ)的去除率降低;随着PEI-PAM-CMC投加量和吸附时间的增加,Cr(Ⅵ)的去除率升高。吸附过程自发进行且符合pseudo-second-order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3)利用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Cr(Ⅵ)在所制材料上的微观吸附机理。通过对称匹配微扰理论分析了Cr(Ⅵ)与纤维素(CS)、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乙烯亚胺(PEI)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利用表面静电势分布研究了Cr(Ⅵ)在PEI-PAM-CF上的物理吸附位点,利用平均局部离子化能和轨道权重双描述符研究了Cr(Ⅵ)在PEI-PAM-CMC上的化学吸附位点。结果表明,在两种吸附剂体系中,PEI的掺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PEI-PAM-CF体系中,PEI的掺入提供了大量的静电吸附位点。在PEI-PAM-CMC体系中,PEI中的氨基基团是主要的化学吸附位点。
其他文献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能的高效存储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储能单元分别是超级电容器和动力电池组,它们分别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各大储能场合。在工作过程中,储能单体通常是以串联的方式实现高电压输出。但是在串联储能单元组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由于不同储能单体间的参数差异,会导致各个储能单体电压不一致,从而出现储能单体的过充和过放现象。储能单体重复的过充和过放,
城市轻轨车辆具有造价低、运力适中、污染小等优点,适于解决中等规模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问题。城市轻轨车辆有不少类别的走行部,单轴转向架是其中一种,单轴转向架车辆具有编组灵活、簧下质量小、噪声小、易于通过小半径曲线轨道等优点,有益于城轨轻轨车辆的推广。根据转向架轮组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独立轮单轴转向架、车轮与车轴一体式单轴转向架。独立轮单轴转向架拥有单轴转向架的一切优点,且独立轮的特性使得车辆可以实
伴随国内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三大电信运营商相互间的竞争愈发白热化,运营商的客户投诉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运营商迫切需要有效解决客户投诉问题,从而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家庭宽带投诉问题是W移动公司各类投诉问题中最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好客户的家庭宽带投诉问题,增强公司竞争力,对W移动公司有重大意义。本文以W移动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其家庭宽带投诉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对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分开式扣件系统由于其两层胶垫(即扣件系统中提供弹性的垫板)所带来的较好的弹性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地铁线路中。然而,胶垫由高分子材料构成,其在大荷载、大变形条件下出现超弹性的弹性特征。对于分开式扣件系统而言,轨下垫板将由于横向力引起的钢轨倾覆而处于非均匀受力状态;板下垫板将由于螺栓施加的过大的预紧力作用而处于高预压状态,二者均将导致胶垫反映出一定的超弹性特征,从而导
现如今,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全国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电力供应覆盖率的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应用都迫使线路防雷接地问题得到研究与解决。接地系统发生故障,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土壤阻抗作为决定接地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其导电性能影响因素非常多,如土壤的孔隙率、含水量以及土壤颗粒的团聚效应等,难以通过宏观实验得到土壤阻抗随单一因素变化的结果。而且现如今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其规律,然后
高分子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自修复性能和光热性能等特性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使用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其中形状记忆性能可以使高分子材料在几个特定的形状之间发生转变,广泛的应用于柔性制动器、柔性机器人、药物载体等领域。自修复性能使得聚合物自发的修复损伤,延长了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寿命。光热性能作为非接触式加热手段,使得材料可以远程、局部、精确地改变温度。智能行为使得高分子材料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使用过
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牵引供电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高铁牵引供电系统中比较容易发生故障的环节之一,接触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对于整个高铁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接触网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确定指标体系、研究赋权方法、对底层指标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建立了接触网健康状态综合评估与预测模型,并基于实测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结合
心血管疾病(CVD)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种常见病,而介入治疗是如今治疗CVD最广泛、快速、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金属裸支架(BMS)因其可能造成有害离子溶出以及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很容易造成术后的晚期血栓及再狭窄等并发症。药物洗脱支架(DES)可以通过释放药物的方式去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但同时却也延缓了内皮细胞的生长,从而延迟了内皮化的进程。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因其具有表面溶蚀性的特点
本论文以高速磁浮列车为原型,根据MBS仿真理论,将高速磁浮列车视作一个非线性多刚体系统,引入了磁场主动控制,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单节车辆车轨刚柔耦合系统的204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实例。通过施加谐波和随机的轨道不平顺以及横风激励等,在多种车速和工况下进行垂向和横向的振动响应分析,研究高速磁浮列车行驶过程中各项因素对于运行平稳性和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在高速磁浮列车的工程应用参数范围内提供车
目前在工业现场工作的上下料工业机器人,一般都是通过示教规划好机器人的所有动作来对机器人进行控制,但这样的控制受机器人抓取目标对象的位姿严格限制,满足不了当前工业中柔性化、智能化的工作需求。随着图像处理和机器人相关技术的逐步发展,机器视觉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引导工业机器人完成各项灵活的工作任务中,大大增加了工业机器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工业机器人如何通过视觉进行识别定位,以及基于视觉反馈进行伺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