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EBV核抗原3C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ku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属疱疹病毒科γ亚科成员,与多种人类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如Burkit’s淋巴瘤(Burkitt’s lyrnphoma,BL)、何杰金病(Hodgkin’s disease, HD)、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乳腺癌以及胃癌(gastric carcinoma, GC)等。有研究表明有超过90%成人感染过EBV,但EBV相关肿瘤的分布则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人群倾向性,除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外,是否存在与EBV相关肿瘤有关的EBV基因变异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选择我国山东地区EBV阳性NPC、 EBV相关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EBVaGC)和健康人群咽漱液(throat washing, TW)作为研究对象,对EBV核抗原3C(EBV nuclear antigen3C, EBNA3C)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和分析,旨在探讨EBV基因多态性及其在EBV阳性NPC和EBVaGC发生中的意义。方法①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结合DNA测序检测EBV阳性NPC, EBVaGC, TW标本中EBNA3C基因的多态性,应用DNAStar5.0软件中MegAlign对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并与EBV标准株B95-8序列进行比较。②根据测序结果,将其序列标准化处理之后,应用DNAStar5.0软件生成系统树。③根据各基因出现的共有突变结合系统树对各基因变异进行分类,初步分析基因变异对相关基因功能的影响。④比较NPC、 EBVaGC和健康人群EBNA3C基因分型及基因变异各类型的分布,并与以往文献发表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探寻具有中国北方特异性的变异。结果103例标本成功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包括26例EBVaGC,50例NPC及27例健康成人咽漱液,根据测序结果及系统树,所有标本又可以分为三个亚型,分别为3C-5,3C-6,3C-12。①3C-6亚型为主要亚型,见于17例EBVaGCs(17/26,65.4%),25例NPC(25/50,50(?)%)以及14例TW(14/27,51.9%)。此亚型共发现有6个共有突变,分别为氨基酸655(Gly→Ser),677(Thr→Met),683(Ala→Val),687(Cys→Thr),和246(gta→gtg)。②3C-12亚型为次要亚型,见于8例EBVaGCs(8/2630.8%),11例NPC(11/5022.0%)以及6例TW(6/2722.2%)。共鉴定出12个共有突变,分别为AA208(gcc→gct),213(Gln→His),336(Glu→Asp),337(cac→cat),AA348(Ile→Leu), AA367(gaa→gag),370(agt→agc),414(aag→aaa),467(ccg→cct),656(Arg→Gly),687(Cys→Thr),701(Glu→Gln).③3C-5共有5个共有突变,分别为AA348(Ile→Leu), AA367(gaa→gag),370(agt→agc),687(Cys→Thr),701(Glu→Gln)。此亚型见于1例EBVaGC1/263.8%),14例NPC(14/5028.0%)以及7例TW(7/2725.9%)。④抗原表位突变。EBNA3C8个抗原表位中共有4个发生表位突变,分别为QNG (213Gln→His), LRG (254Gln→His), KEH (336Glu→Asp)和FRK(348Ile→Leu),其他表位高度保守。⑤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EBVaGC, NPC及TW中EBNA3C各基因亚型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17)结论①3C-6亚型是中国山东地区主要亚型,见于56例标本中(54.4%,56/103)。变异类型与中国南方和日本地区基本相同。②EBNA3C各亚型在EBVaGC、 NPC和健康人咽漱液中的分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提示EBNA3C基因多态性具有地域特点而非肿瘤特异。③首次观察到3C-5(21.4%,22/103)这一新的亚型,该亚型之前未见报道,有可能为中国北方地区的特异型别。④我们所测的EBNA3C8个抗原表位中共有4处出现变异,这些变异可能会影响内源性抗原处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结合及T细胞受体对抗原肽-MHC的识别,进而导致病毒在宿主体内长存。
其他文献
目的趋化因子是能使细胞发生趋化运动的小分子细胞因子,对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多种细胞均有趋化作用。CCL18是自发表达于肺的细胞因子,在一些肺疾病中表达增高,
目的:(1)探讨海马CA1区与下丘脑弓状核ghrelin神经通路的构成;(2)研究ghrelin在海马CA1区-下丘脑弓状核通路对胃运动的调控。方法:(1)采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实验,观察下丘脑弓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中HCV-RNA含量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相关性,探讨丙肝病毒(HCV)感染慢性化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1.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