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钢纤维—橡胶混凝土的桥面应用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冷地区(以张家口为例)温差较大,近年来车辆超载现象不断增加,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层受环境温度和车辆荷载的共同作用,易出现裂缝、坑槽等病害。混凝土中掺入橡胶能改善其韧性和抗变形能力,掺入钢纤维能提高其抗拉强度及抗裂能力。为了延长混凝土桥梁的使用寿命,研究钢纤维-橡胶混凝土在寒冷地区桥面的应用性能,为钢纤维-橡胶混凝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对钢纤维-橡胶混凝土进行冻融-力学耦合试验,分析冻融损伤机理研究其抗冻性,根据损伤模型,进行寿命预测;研究冻融作用下钢纤维-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冲击性能。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不同钢纤维掺量的钢纤维-橡胶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利用电子显微镜研究冻融作用下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经冻融循环后,橡胶颗粒与水泥基体之间仍有较好的粘结性,界面损伤程度较小,当钢纤维掺量为1.5%~2.0%时,钢纤维与水泥基界面受冻融损伤的影响程度较大。(2)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是一个疲劳损伤破坏过程,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加、相对动弹性模量不断降低。钢纤维-橡胶混凝土相比于普通混凝土损伤程度较小,当冻融次数达到200次时,钢纤维掺量为1.0%的试件损伤程度最小,根据损伤力学对混凝土进行损伤预测,其预测寿命最长,抗冻性能最好。(3)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钢纤维、橡胶的掺加能一定程度地减小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率,当冻融次数达到200次时,钢纤维掺量为1.0%的试件抗压强度损失率最小。且钢纤维、橡胶的掺加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钢纤维掺量是影响混凝土抗拉性能的重要因素,钢纤维掺量为1.5%的试件抗拉强度值最大,抗拉性能最优。(4)混凝土中钢纤维、橡胶的掺入,可以提高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混凝土抗冲击性能呈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抗破坏冲击次数及最终耗能的减少。相同冻融次数下,钢纤维掺量为1.0%时,混凝土具有最好的抗冲击性能。双参数威布尔分布理论可以很好地描述混凝土在冻融损伤下的冲击寿命,不同失效概率下的冲击寿命与钢纤维掺量近似呈二次曲线关系。(5)对钢纤维-橡胶混凝土进行力学特性和经济效益分析,验证了其应用于寒冷地区桥面铺装的可行性。其中钢纤维掺量1.0%的钢纤维-橡胶混凝土技术性能最优,经济合理。
其他文献
执行器饱和是一种非线性现象且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能,对此采用死区函数的解决策略来降低其对设备造成的影响。复合非线性反馈(CNF)控制由线性控制律和非线性控制律两部分组成,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以及输电线路长度的快速增长,输电线路的日常的维护工作,保证及时地发现线路上出现的缺陷,是确保输电线路正常工作的关键手段。最常用也是最普遍
在我国,季节性冻土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且主要分布于北方,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土体每年至少要经历一次至两次冻融循环作用。一方面,冻融循环作用使土体的结构承载能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治疗中需要对患者的血糖浓度水平进行持续监测。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血糖仪主要是基于酶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两个无法克服的
饱和电抗器作为特高压直流换流阀中保护晶闸管的关键设备,对保证换流阀的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饱和电抗器绝缘长期承受幅值大、上升沿陡峭的脉冲电压,脉冲电压引起
CMOS图像传感器因其低成本、低功耗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在空间探测、遥感成像以及星敏感器等空间应用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图像传感
玉米是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但玉米籽粒中高活性的α-生育酚含量较低,而且玉米籽粒中的磷主要是以有机磷—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单胃动物不能有效吸收利用。因此,饲料中需要添加
季节性冻土区非饱和路基土会经受多次反复的冻融循环作用,在公路工程中土体的冻融是破坏路基最为主要的原因所在。由于冻结和融化的交替作用,非饱和路基土内部会受到冻胀的作
山药营养丰富,有很高的滋补和药用价值,是一种药食兼用的特色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山药的收获季节比较集中,为保证周年供应及提高经济效益,需进行贮藏。山药皮薄质脆,易
鱼道作为一种过鱼设施,是新建水利工程的生态补救措施,虽然不能完全消除大坝引起的生态破坏,比如河流生态环境的丧失或纵向连通性的丧失,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这些障碍物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