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日战争的八年中,湖北省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日军所占,学校或是西迁,或是停办,或是被摧毁殆尽。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安定,国家百废待兴,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迫切任务之一。为了统筹解决教育复员中的重大问题,国民政府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成立青年复学就业辅导委员会、筹措教育经费、恰商交通工具。同时,湖北省政府及时制定了复员时期的教育计划——订定内迁教育机关复员细则、接收收复区内各级文教机关、甄审收复区员生、分发国立中等学校员生、解决退役失学青年之就业与复学问题、健全师资、修缮校舍添购设备、整理完善县市教育行政机关、积极筹措复员经费等。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湖北省中等教育事业不仅得到恢复,而且还取得一定发展,使得战后湖北中等教育在地域上分布更加合理、数量上亦有增加。但是,也存在经费短缺和校产纠纷的问题。然而,随着内战的爆发,教育再次遭受重创。战争除破坏了复员所必须的和平环境,还进一步促成了国统区经济的全面恶化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极度倾向,直接和间接造成了复员经费的困拙。即使是有限的教育经费也因通货膨胀、物价飞涨,而大大不敷维持基本教育需要所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内战阴云对战后教育复员及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并不亚于之前的战争创伤。综上所述,战后国民政府曾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且无疑对教育复员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施之于全国的教育复员,实是杯水车薪,难以扭转历史发展造成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不利局面,以致抗战胜利复员后一度出现良好发展势头的教育事业备受摧残,日益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