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协同增效作用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_go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香黄檀(Dalbergiao odorifera T.Chen),又名海南黄花梨等,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用材和药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双线卷裙夜蛾为降香黄檀上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区域性暴发严重。常采用化学手段对其进行防控,但是易出现抗药性、害虫再猖獗,污染环境等问题。球孢白僵菌能有效防控害虫又对环境影响弱,但会存在速效性差的缺点,利用其与高相容性的杀虫剂进行合理混配,可以提高药效和防治效率,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对生态环境友好。本论文研究利用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HB-P-04的孢子粉,研制出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并进行其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林间防效;测定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的相容性及其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联合毒力;测定白僵菌与低浓度杀虫剂混用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林间防效,建立以白僵菌杀虫剂与无公害药剂合理混用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高效防治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乳剂的研制。通过对白僵菌油悬乳剂的助剂的筛选,得出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的配方为3%孢子粉,10%溶剂油葵花籽油,2.5%乳化剂Triton X-100,1%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0.35%增黏剂黄原胶,0.7%紫外保护剂纳米ZnO,0.1%抗氧化剂维生素C,82.35%蒸馏水。对配制的白僵菌油悬乳剂的质量指标检测后表明,该悬乳剂配方符合各项质量指标为合格品。使用球孢白僵菌油悬乳剂对降香黄檀双线卷裙夜蛾害虫进行室内毒力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在1×107孢子/ml的使用浓度下,白僵菌油悬乳剂对双线卷裙夜蛾幼虫的有效死亡率为75.56%,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在林间试验下,白僵菌油悬乳剂对双线卷裙夜蛾幼虫的相对防效在15 d时达到78.26%,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白僵菌与无公害药剂相容性筛选及其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联合毒力。通过测定九种无公害杀虫剂对白僵菌菌株HB-P-04的孢子萌发、产孢量及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低浓度的高氯氟铃脲、甲维盐、吡虫啉、苦参碱与白僵菌相容性较好,并测定四种杀虫剂处理白僵菌的胞外蛋白酶含量,发现低浓度的苦参碱、吡虫啉对白僵菌胞外蛋白酶产生的抑制能力较弱,相容性良好。测定低浓度的杀虫剂与白僵菌混用的协同增效配比,发现白僵菌与苦参碱的混配剂体积比在1:4时的共毒系数最高,达到223.48,白僵菌与吡虫啉的混配剂体积比在1:1时的共毒系数最高,达到168.44,均显示出了明显增效作用。(3)白僵菌与低浓度杀虫剂混用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林间防效。通过研究白僵菌与两种杀虫剂使用的先后顺序及间隔时间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协同增效作用,发现先使用白僵菌处理,间隔24 h后苦参碱处理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9 d的校正死亡率为92.86%。苦参碱与白僵菌混用剂处理组的林间试验结果在6 d时相对防效达到50%以上,在15 d时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2.10%,相对防效达到86.42%。先使用白僵菌处理,间隔12h后吡虫啉处理均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9d的校正死亡率为91.07%。吡虫啉与白僵菌混用剂处理组的林间试验结果在6 d时相对防效达到60%以上,在15 d时的虫口减退率达到86.78%,相对防效达到89.97%。两个混用剂处理组在各个时间点的阶段防效均高于白僵菌油悬乳剂的阶段防效。且15 d时的相对防效远高于白僵菌油悬乳剂。白僵菌与苦参碱、吡虫啉的混用方案能有效提高白僵菌对降香黄檀食叶害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能够有效的防控降香黄檀双线卷裙夜蛾害虫的虫口密度。
其他文献
装配式建筑普遍采用标准化的设计以及标准化的施工方法,建筑具备绿色、环保、高效等特点,契合标准化中小学的建设要求,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各地学校的主流建设方式。由于装配式中小学建筑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时间不长,各项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装配式中小学的建筑设计还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目前装配式中小学建筑都为量身定制,建筑难以实现普适性。另一方面装配式中小学建筑设计步骤串联式独立开展,各类
磷(P)作为树木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核酸的合成等。磷与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反应密切相关,对亚热带森林生态过程和功能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对森林生态系统磷形态的研究较多,大多集中在土壤,而对植物研究较少。31P核磁共振技术在土壤和作物运用处于初步阶段,对木本植物中的磷组分含量研究尚不清楚,而根系是地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研究以亚热带森林常见
炼山是桉树人工林经营普遍采用的整地方式,虽然可减少杂草,方便造林,但容易造成林地水土流失、火灾隐患,也造成桉树林地后期生长量降低等问题,免炼山造林是大势所趋。然而,免炼山这种整地方式下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如何响应?对土壤养分有何影响?目前对这些问题依然缺乏研究。本文重点研究桉树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团聚体相关养分含量的影响,拟为桉树人工林免炼山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桉树主产区的广西
本文从自然地理、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人为活动等四个方面建立了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分析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地理信息技术(GIS)与遥感技术(RS)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获取相关指标数据。在生态敏感性传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空间数据处理利用GIS的空间加权叠加功能,对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就不同敏感性的空间分布进行分区,并依据生态敏
学位
学位
学位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栽培最广的树种,其普遍存在密度较大、树种单一及连栽等问题,导致大径材培育困难、地力衰退、生态效益差、火灾和病虫害发生频繁,亟待提质增效。抚育间伐是杉木人工林大径材培育和提质改造的有效措施,可以利用间伐后出现的林窗补植阔叶乡土珍贵树种,改善林分结构,形成异龄复层针阔混交林,从而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依托中央财政补
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的相关变量与地面样地调查数据结合建立生物量估测模型来估测森林生物量是目前森林生物量获取的主要方式。光学遥感数据是发展最早,研究最多,数据也最为丰富的数据源,在众多研究领域中都有庞大的应用途径。但是随着光学遥感数据不断研究与应用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容易受云雨气候影响,受地形因素影响大,在林分成熟、郁闭度较高的样地研究中会出现光谱饱和的现象。这些弊端限制了利用光学遥感影像精确估测森林生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