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波折,其中制造业普遍出现企业效益下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等现象。不少学者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弥补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技术差距。高技术产业以技术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研究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从而缩小技术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前人对高技术产业及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的研究成果出发,通过界定高技术产业和产品,提出了影响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各种因素。为确定因素对高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影响方向,本文提出了诸多假说,并用实证方法进行检验。经过对岭回归法、主成分回归法、PLS回归法等各类实证方法的探索和试验,本文最终选定了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作为主要的实证研究方法。在PLS回归估计的基础上,将各因素对因变量的重要性指标进行排序,最终得出国际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大于国内影响因素的结论,同时结合理论与实际予以解释。本文的主要结论为:1、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跨国公司的推动,当今跨国公司内的国际贸易已将产品贸易推进到工序或区段层面,不同有效规模的区段交予不同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这是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高度相关、FDI与规模经济对进出口的影响较大的原因之所在。2、由于受到技术水平、制度因素等方面的制约,研发与投资水平、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等国内因素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较低,说明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内在推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全球跨国生产体系的一环,内资高技术企业仍缺乏国际竞争力。本文采用了“第二代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水平和产业集聚不能有效地推动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与传统高技术产业经济理论相悖,文章解释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进行了规范分析,从而使相应的政策建议也具备了一定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