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内外治结合”的中医理论,观察霰粒肿膏外敷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霰粒肿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90例霰粒肿患儿,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西药组、外治组、内外治组。西药组给予妥布霉素滴眼液加热敷治疗,每日3次。外治组每晚睡前将霰粒肿膏均匀涂抹于无菌纱布,厚度约1.5mm,敷于病灶皮肤面,胶布固定,次日晨起后清洗,每日1次。内外治组:在霰粒肿膏外敷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加减化坚二陈汤口服,每日2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观察记录病灶大小变化、前后颜色评分变化及中医疗效评分变化,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对各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发病时间、病灶大小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符合研究要求。2.病灶大小变化:各组治疗前后数据进行组内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前后三组在治疗小儿霰粒肿方面均有一定效果。外治组、内外治组治疗后数据与西药组进行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外治组、内外治组疗效均优于西药组。3.病灶颜色评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病灶颜色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评分明显减低(P<0.05)。4.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各组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中医疗效评分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西药组总有效率66.67%,外治组86.67%,内外治组90.00%,(P=0.030<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外治加口服中药的治疗方式可明显缩小病灶,降低病灶颜色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局部及全身情况。局部用药有针对性,内服中药灵活加减,明显减轻患儿痛苦同时避免手术切除痛苦。2.内外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发挥中医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优势,适合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