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主要针对王安忆在《心灵世界》中所谈到的小说创作观念,从写作学的角度分别从其小说创作观念中的材料、情感、思想认识等维度解析王安忆的小说创作理念.第一部分,解析王安忆所谓的建筑材料问题,包含语言和情节两个部分,她认为好小说的语言是抽象化语言、情节是逻辑性情节.通过分析其作品语言的审美价值和逻辑性情节对小说创作的推动力,指出其启示意义在于对当下小说创作存在的语言困扰的创新,以及其情节观念对传统小说美学的延展性补充.第二部分,从情感的质量、理性的积淀、艺术想象力等三个方面解析其情感观念,指出这个非常具有智慧和灵性的总结,是王安忆小说创作理念中具有开拓性的亮点,其意义在于它使创作这个"黑箱"中某些不可言说的东西得以清晰的展示.第三部分,建筑思想问题即认识的质量问题,作家认识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小说的完美程度.以王安忆自身创作历程为参照,分析同一创作题材在作家不同的创作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说明其理论意义在于,写什么内容并不就决定着作品的深刻与否,关键是要找到一种向纵深处开掘的方法,这样即便写的是个体的心灵世界,也一样能够见出波澜与惊涛.总体来说,王安忆的这一关于小说创作的理论,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很强的针对性,它属于王安忆个人,虽不无偏激,但通过她身体力行的探索而展现出来的合理性,对当下的小说创作来说无疑有着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与以往相比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依然固守早已存在的小说观念而不去探求创新,那么,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将不能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共同生活下去.在小说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问题的时候,王安忆的小说创作理念无疑为我们展示了小说存在和写作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