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基于陕西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采用Malmquist指数法计算出陕西省内资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各制造细分行业TFP的变动趋势及专利发明情况以说明内资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同时通过对陕西省制造业FDI的利用概况及技术特征分析总结出FDI在研发支出及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投入情况。在这些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从陕西FDI企业覆盖率最高的三大制造业(医药、通信和电气机械)中分别选取了3家世界500强跨国投资企业(杨森、三星和博世力士乐)分析其在人力资本、技术研发及无形资产方面的投入,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说明跨国企业在技术特征方面的投入对内资企业产生技术溢出的作用渠道和方式。最后,笔者利用陕西省2009-2015年制造业FDI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对在陕制造业FDI技术溢出进行实证检验,并加入《投入产出表》计算行业间的前后向溢出,考虑到技术溢出的滞后性同时加入了FDI水平和垂直溢出的当期和滞后一期水平。  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陕制造业FDI的水平溢出和后向溢出在当期和滞后一期中均显著为正,而前向溢出并不存在甚至为负。说明陕西省制造业FDI对其上游本土企业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而对下游企业并未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因此,水平溢出显著为正说明陕西省内资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经过不断的学习已经跨过了吸收技术溢出的门槛,与跨国投资企业间的技术水平差距也在逐渐缩小,能通过外资企业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中学习到外资企业的新产品知识和新技术。垂直溢出中的后向溢出显著为正,前向溢出却几乎不存在,造成如此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陕西省制造业FDI多数集中在产业链末端导致内外资企业间的关联程度较低不利于制造业下游内资企业吸收溢出;第二是部分FDI进入陕西投资的前几年仍然采取从母国进口的方式,导致外资企业最终产出的产品成本和技术均较高,与下游本土企业的采购需求匹配度较低因而较少采购,不利于下游企业学习新的产品知识,吸收技术溢出。  最终,根据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加强制造业内外资的关联程度,促进FDI行业间溢出;第二,提升本土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缩小与FDI企业间的技术差距;第三,注重吸引高技术FDI的投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其他文献
对外贸易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一直以来中国重出口轻进口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进口贸
去蒙马特高地,没有别的目的,只想到那里的咖啡馆坐一会儿,喝杯咖啡。因为那里曾经容纳了上天给这个世界的一大批艺术家。雷阿诺、凡·高、高更、马奈、毕加索……他们都在这里度过他们年轻的、默默无闻又充满幻想的时光。卢梭、左拉、雨果都曾在这里流连,寻找他们的灵感。据说,毕加索刚到巴黎不久,他和几个年轻朋友经常到这里的跳兔咖啡馆消遣。那时他们还没有名气,口袋里没有几个钱,很穷,几个人待一个晚上,只用一瓶啤酒、
20世纪70年代,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表外业务的发展使得银行监管被严重弱化,而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却大大增加,为了减轻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存在的过度冒险行为,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起飞,获得空前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近10%。在改革的浪潮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就了我国第一批富裕阶层,随着居民财
以主流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的现阶段税收筹划形成机制研究制约了税收筹划活动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形成了以企业利益为导向、忽视伦理道德取向的税收筹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指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税源特点,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对不同税源实施科学的分类管理方式,细化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运行机制,达到提高征管质效、管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