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细观力学数值分析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ke_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是一种高度非均质的复合材料,以往对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多偏重于把混凝士看成一种均质、连续的材料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但该方法不能得到混凝土中骨料的随机分布以及裂纹的发展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而从细观层次研究混凝土可以克服这个问题,能够顺利揭示出混凝土材料的变形和破坏机制。本文从细观层次出发,将混凝土看成由骨料、砂浆以及两者之间的粘结带所组成的非均匀三相复合材料,建立起全级配混凝土的随机骨料模型,采用修正的分段曲线损伤模型来描述细观单元的损伤退化,破坏准则选用最大拉应变准则。加载方式采用修改刚度对角元素的位移增量控制方法进行。选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相应的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对全级配混凝土试件的宏观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论文的工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为解决数值计算过程中出现负刚度现象而导致的迭代计算不收敛,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即修改刚度矩阵对角元素的位移增量控制方法。   2、对二维全级配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了单轴拉伸和压缩试验。得到了二级配、三级配和四级配混凝土试件的单轴拉伸、单轴压缩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将数值试验得到的试件的抗拉、抗压强度与参考文献中给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结果吻合较好。另外试件的强度随着试件尺寸和级配的增大而减小,符合尺寸效应规律。   3、用双折线损伤模型描述细观单元的损伤退化,对二级配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了单轴拉伸和压缩试验,并将其得到的拉伸压缩应力应变全曲线与采用修正的分段曲线损伤模型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   4、对二维全级配混凝土梁试件进行了弯曲拉伸试验。同样得到了混凝土梁试件的弯曲应力应变全曲线。其试件的抗弯强度与试验结果相差不大。根据二级配混凝土梁的裂纹扩展图,分析了梁的弯曲破坏过程。   5、对混凝土三维模型的建立做了初步探讨。根据蒙特卡洛方法和被占区域剔除法,编制相应的程序实现了全级配混凝土试件骨料的投放,运用MATLAB软件实现了模型的可视化。另外编制了6面体单元网格剖分程序,对建立好的全级配混凝土试件三维模型进行了网格剖分,并运用飞箭软件中的GID软件平台实现了细观单元的可视化。
其他文献
本文对矿山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及矿山生产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矿山开采的基本情况及残矿分布情况;在矿体-195m和-177m深度选取岩样,运用点载荷指标试验估算岩体的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具有构件质量好、湿作业量少、施工周期短、节约材料、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好等优点而成为一种重要的单层或多层结构体系。为研究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
学位
近年来,格构式塔架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输送电、通讯信息、广播以及电视信号传送等众多领域,但是其高柔、轻质、小阻尼的结构特性决定了风荷载是其设计中的主要控制性荷载。本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混合试验方法特别是子结构混合试验方法作为最有效的结构地震模拟试验方法之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目前,已有一些试验框架,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Ope
随着我国大型桥梁建设的蓬勃发展,大跨悬索桥的相继出现,将主缆缆力传给基础的锚碇沉井的下沉深度和平面尺寸逐步增大,结构受力特性发生改变,其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受力状况也更复杂
有限元方法基于位移法发展而来,而传统的力法的发展却一直停滞。原因在于力法需人为选取多余未知量,而对大规模的运算,却并不适用。对于一般的超静定桁架问题,可以根据节点的
近年来,随着岩石力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岩石工程的建设需要,地下工程实践活动得到了巨大发展。为了减少地下工程建设中的灾害,须对工程岩体进行实时监测,采取必要的手段预测预报
船体总纵极限强度是指船体抵抗整体崩溃的最大能力,极限弯矩为其衡准,它的分析计算是船舶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判断船体承载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主要分析了船体
海洋隔水管是连接海底井口与海洋平台的重要设备,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水领域发展,隔水管的受力越来越复杂,同时随着水深的增加,隔水管的力学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
由于海上工况复杂、桩身较长甚至上百米,海洋平台建设地质勘查工作难以取得较全面和准确的地质资料。因此有必要对海洋平台桩-土系统和可靠性进行研究。本文提供了利用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