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词作为表示事物或行为数量单位的词,是汉藏语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词类,量词的学习给外国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然而,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量词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面狭窄,远远不能满足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需要。据此本文选取北语版刘殉先生主编的《新实用汉语课本》为考察对象,对教材中量词的编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从中选取形状量词这一量词小类作为切入口,通过调查分析找出留学生使用部分形状量词的正确率曲线及其常见偏误,通过分析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量词的编排及其教学建议,以期能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全文分引言、正文两部分,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引言主要是阐述量词、形状量词本体研究及其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现状,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第一章,详细统计了《新实用汉语课本》中涉及的量词情况,肯定了教材在量词编排方面的可取之处,并对其中量词编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主要的分析,结论如下:一,量词的数量相对不足,复现率较低,不能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要;二,量词的注释不及时、不全面;三,专门涉及量词的练习、语法等模块太少;四,自始至终也没有对量词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归纳。第二章,选取了《新实用汉语课本》中量词的一个小类——形状量词作为考察的切入口,通过课堂考察、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式,对本校海外教育学院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几乎全部的留学生展开了调查,其中以问卷调查为主,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各一份问卷,问卷包含了相应阶段教材中涉及的全部形状量词。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形状量词使用正确率曲线、形状量词使用常见偏误,并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基于前两章的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普遍适用于对外汉语量词的教授、学习及教材编排建议,以期能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进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