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相补偿装置输出滤波器参数设计及内部谐振抑制策略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yxp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牵引方式,同相供电不仅可以将三相电转换为单相电为机车提供电能,还能解决电能质量问题。CPD(Co-phase Compensation Device,同相补偿装置)作为保障同相供电稳定、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对机车产生的谐波起到补偿作用。但是,由于CPD将产生高次谐波电流,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输出滤波器加以处理。输出滤波器LCL凭借谐波衰减能力强,成本低,结构简单的优势用于CPD的输出端进行滤波,但LCL输出滤波器为三阶系统,存在谐振问题。因此研究输出滤波器LCL参数设计方法、谐振抑制策略对同相供电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论文展开如下研究:(1)分别建立输出滤波器LCL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和离散状态下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工作原理,并提出CPD输出滤波器LCL研究中的约束问题。为后文参数设计及谐振抑制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针对同相供电系统中存在高次谐波问题,提出以电网侧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电流谐波畸变率)最小为目标的输出滤波器LCL参数设计方法。首先从机车电流、网侧电感、CPD输出电流整体角度出发,推导电网侧THD和CPD的RAF(Ripple Attenuation Factor,谐波衰减比)与网侧电感、LCL电容、LCL总电感、LCL总电感分配比之间的关系。其次以CPD补偿电流满足快速跟踪性、开关纹波电流满足抑制要求、LCL基波无功损耗满足限制条件来确定参数取值范围。THD最小为目标函数,RAF为约束,DIRECT(Dividing Rectangle Algorithm,分割矩形算法)进行求解,得到THD值最小时LCL滤波器的参数值。(3)针对输出滤波器LCL的谐振问题,本文重点分析探讨输出滤波器LCL的阻尼策略。首先探讨输出滤波器LCL产生谐振现象的原因,然后针对无源阻尼谐振抑制策略提出四种阻尼拓扑结构,并分析其性能,发现在LCL输出滤波器电容支路串联/并联电阻的拓扑结构更适合CPD系统进行谐振抑制。最后针对两种阻尼方式,从系统稳定裕度、谐波衰减特性、有功功率损耗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仿真验证。针对有源阻尼法,分别对单状态变量反馈和虚拟电阻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的有源阻尼策略。最后结合同相供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三种有源阻尼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雾霾天气下,场景的信息会经过衰减后达到成像设备,导致获取的图像场景存在能见度低、图像饱和度低、细节不清晰等问题。因此,雾天的图像会给人工分析或者计算机自动化解译
自闭症是一种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以及感官运动重复的疾病。当前自闭症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上升,自闭症儿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资料表明,其确诊的时间越早,干预治疗的效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低煤阶典型含煤盆地,煤炭资源丰富,本文通过研究准南地区煤层特征及含气性、渗透性、储层压力等煤储层特征,得出准南地区地质条件好、煤层气含量较高、吸附
桑黄类真菌是国际公认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大型药用真菌类群,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有多糖类、甾类、三萜类、黄酮类、吡喃酮类、多酚类、香豆素类、生物碱、氨基酸等,其功效包括抗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外排转运体,能够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导致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以及肿瘤多药耐药的重要原因。P-gp介导的
插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今天已普遍用于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室内环境设计领域里,插画因其独特的装饰性语言,广泛地应用于
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生物科学研究成果以工程手段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从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生物制品需求的技术。借助生物技术,人们可以保存和增殖濒危珍稀的传统药材,可
交通兴,百业兴。$$近年来,赣州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国资委的监管支持下,按照“坚持发展壮大主业、实施多元化经营、优化资产财务结构、强化资本运
报纸
俱乐部操课是近年高校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受到多数学生的喜爱。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将ARCS动机设计模式运用到俱乐部操课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有助于优化和多元化我国俱乐部操课教学理论的发展,并为ARCS动机设计模式运用到其它体育项目的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5.1.1 ARCS动机设计模式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动机理论,
在德沃金整全法理论产生之前,20世纪的英美法哲学领域,以哈特为代表的法律实证主义占据主流。他们对“法律是什么”、“什么是法律理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于这些观点,德沃金并没有全盘采纳,而是细心地察觉到了法律实证主义的缺陷,展开了理论批判。就此,哈特和德沃金的论战成为主导英美法哲学数十年的主题。通过对论战的梳理,整全法理论产生的背景即可显而易见。同时,在对德沃金整全法理论追根溯源时发现,其与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