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农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存在于中国几千年,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小农经济长期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这种经济形式的落后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摆脱中国落后面貌的重任,成为改造小农经济的主导力量。建国初期,为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从变革生产关系入手,经过艰难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逻辑性基本表现为:引言部分主要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简要陈述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部分阐释了小农经济的内涵及主要特点,并对小农经济的概念予以界定,小农经济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其性质与特点也是不同的。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改造小农经济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之初,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广大人民生活条件很差,土改后,农村贫富两极分化日益显现,小农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倾向严重,同时,小农经济的存在无法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求,改造小农经济是必然趋势。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改造小农经济的实践运作,中国共产党从小农经济的现状出发,把握了小农经济的性质和特点,运用群众路线、宣传教育的方法,将小农经济引到计划经济的轨道上来,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农业互助合作,推进小农经济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第四部分评述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小农经济的当代价值,明确了尊重和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性,实现家庭经营与合作经济的有机结合,探寻适应中国农村发展的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