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桂(Osmanthus fragrans Lour.var.aurantiacus seedlings)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其姿态优美、四季常青、花香浓郁,在中国传统园林造景中有广泛的应用,又因其富含丹桂醇、肉豆酸、月桂酸等天然化合物,在医药、食品产业中亦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浦城作为中国丹桂之乡,丹桂产业在其县域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人工栽培丹桂苗木存在生长缓慢、成树周期长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浦城丹桂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加快丹桂幼苗的生物量形成,缩短丹桂幼苗的抚育期,促进丹桂产业的发展,本文以浦城丹桂(Osmanthus fragrans‘Puchengdangui’)2a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实验与室内分析,通过设置不同氮(N)、磷(P)、钾(K)施肥水平[N0(0 g·株-1)、N5(5 g·株-1)、N10(10g·株-1),P0(0 g·株-1)、P2(2g·株-1)、P4(4g·株-1),K0(0 g·株-1)、K3(3 g·株-1)、K6(6g·株-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探究不同N、P、K配比施肥对丹桂苗木生理生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N、P、K供给对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影响不同。N10P2K0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影响最大,提高59.4%和33.1%,N10P4K3处理对生物量影响最大,提高106.2%。与CK处理相比,N、P、K配施可以影响丹桂幼苗根茎叶的分配,幼苗茎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根和叶(p<0.05)。不同N、P、K供给显著提高丹桂幼苗总生物量,N10P4K3处理的根茎叶和总生物量分别高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N、P、K肥对浦城丹桂的叶片性状具有显著影响。与CK处理相比,不同N、P、K处理提高LA、SLA,但降低LMA。(2)不同N、P、K供给对丹桂苗木叶片Chl a、Chl b、Chl a/b都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不同水平的N、P、K处理下,叶片Chl a、Chl b含量均随着月份延长呈现升-降-升的趋势,N、P、K输入促进丹桂幼苗Chl a、Chl b含量的提高,N10P0K6处理Chl含量最大,Chl a含量比CK处理提高66.5%,Chl b含量比CK处理提高31.8%,施肥处理促进丹桂幼苗叶片Chl的合成。叶片Chl a/b值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有所降低,12月有所提高,最高为N10P4K3处理,比CK处理提高44.4%,比N10P0K6处理高0.39,但该处理Chl a、Chl b含量显著低于N10PoK6处理,N10P0K6处理的捕光能力高于N10P4K3处理。(3)不同N、P、K供给对苗木荧光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片F0和Fm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总体呈降-升-降的趋势,只有N10P4K3处理F0和Fm随着时间的延长呈升-降的趋势。F0最小为N10P2K0处理,比CK处理降低8.1%,增加天线色素的热耗散,更好的保护光合机构。N10P4K3处理Fm最高,比CK处理提高14.3%,叶绿素受损程度越低,光合特性越好。Fv/Fm和Fv/F0比值均表现为N10P2K0处理最大,分别比CK处理提高2.7%和16.2%,N10P2K0处理受光抑制程度最低,PS Ⅱ潜在活性最高,同时发现N素施加含量较多,越有利于CO2同化率的提高和有机物的累积。(4)不同N、P、K供给对苗木叶片SP含量、SOD和POD活性都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虽然三者相关关系不显著,但是SOD和POD活性与SP含量的趋势大体一致,均随着月份延长总体呈降-升-降的趋势。苗木叶片SOD活性和SP含量各处理最大值均出现在10月,10月的N0P2K3、N0P4K6、N10P4K3处理相较于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1.88%、10.44%、9.29%(p<0.05)。苗木POD活性各处理不同月份间差异显著情况不一样,除了 N10P4K3处理最大值为10月,其他处理均为8月。(5)不同N、P、K供给显著提高苗木的Cmass、Nmass、Pmass,Kmas趋势不明确,但Kmass随着月份延长呈升-降的趋势。Cmass、Nmass、Pmass、Kmas随着月份的延长,呈现一定的波动,但各处理12月C:N、C:P、N:P比值相对8月稳定。各处理N、P、K元素利用效率不同,三元素总利用率最高的是N10P4K3处理,高达51.6%。C、N、P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表明丹桂叶片Nmass和Cmass、Pmass和Cmass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但Nmass和Pmass不具有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6)N、P、K肥对浦城丹桂的内源激素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处理施肥作用下,IAA、GAs、ZR和ABA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随后逐渐提高,说明内源激素具有协同作用。N5P0K3处理的IAA、ZR、ABA含量在12月份达到最高值,分别比CK处理提高101.5%、73.1%、36.8%,N、P、K肥对内源激素的积累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相关分析显示叶片IAA与ABA、Z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ABA与ZR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K相比,通过N、P、K配施能够有效调节丹桂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荧光参数、抗氧化能力、内源激素含量等指标,并且适宜的配比可以提高苗木的光合能力和抗逆性,间接促进丹桂幼苗的生物量形成,从而缩短丹桂幼苗的抚育期。本实验中N10P4K3处理N、P、K养分利用效率最高,总生物量最大,是CK处理的2.06倍,该处理Fm最高,叶绿素受损程度低,光合特性较N10PoK6处理和N5P4K0处理好。Fv/Fm和Fv/F0比值仅低于N10P2K0处理,分别较CK提高1.5%和9.5%,受光抑制程度仅低于N10P2K0处理,PSⅡ潜在活性较高。在生长季内,N10P4K3处理Chl含量6-8月高于CK处理且SP渐增的优势可以持续到10月,并达到最高值,8-10月的SOD和POD活性显著高于3-6月,说明N10P4K3处理下丹桂具有较高的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叶片LA、Cmass、Nmass、N:P比值达最高值,SLA低于N10P2K0处理。N10P2K0处理苗高、地径、Fv/Fm和Fv/F0比值均高于N10P4K3处理,说明N10P2K0处理受光抑制程度比N10P4K3处理低,PSⅡ潜在活性最高,但总生物量、LA、Cmass和Nmass低于N10P4K3处理,并且N10P2K0处理N、P、K总利用效率低于N10P4K3处理和N5P4K0处理。N5P4K0处理总生物量、Nmass和SLA均小于N10P2K0处理,但N、P、K总利用效率高于N10P2K0处理。综上,N10P4K3处理(氮10 g·株-1,磷4 g·株-1,钾3 g·株-1)的元素利用效率和生物量最大,光合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较强,为本实验最佳配方,N10P2K0处理,N5P4K0处理的施肥效果依次递减。本实验还发现这三个处理的N:P仍低于10,需要进一步补充N以缓解因N缺失而限制丹桂的快速生长,同时也表明后续实验中N、P、K元素肥力水平梯度的设置还需进一步丰富,以确定过量施肥的临界阈值;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为丹桂优质高产施肥方案的制定累积数据,并为丹桂科学施肥提供实际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