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塞细蠓复合组(Leptoconops kerteszi complex)是全蠓亚属(Holoconops)中最大的一群近缘种,它们种间差异小,鉴别难度大,长期以来处于分类上的混乱状态,为解决这一国内外的难题,在全军医学科研“十五”计划基金重点课题(OIZ007)资助下,承蒙我国细蠓专家刘增加研究员指导,对我国古塞细蠓复合组作了系统研究。现场调查采用点面相结合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标本收集采用诱蠓灯诱捕法、人帐诱蠓法、畜诱法和网捕法,样本制作采用显微制作与加拿大树胶封片法,形态分类采用雌雄虫尾器的细微结构分类方法和数值分类方法。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全国各地数10万只标本整理鉴定,发现我国古塞细蠓复合组15种,即北域细蠓、双钩细蠓、圆锥细蠓、原鸡细蠓、格尔木细蠓、沼泽细蠓、趋湿细蠓、溪岸细蠓、塔里木细蠓、三突细蠓、沱沱河细蠓、敦煌细蠓、鼻状细蠓、纪彰细蠓、宁夏细蠓,约占我国全蠓亚属种类总数的50.00 %(15/ 30),是我国细蠓种类总数的35.00 %(15/ 42)。2、研究发现15种雄性成虫种间抱器端节形态、大小,端部端突形态、有无鬃毛和第九背板有无中突、突的形态、大小,背板中部有无小鬃、数量、着生部位及第九腹板凹陷宽窄、深浅、膜上微毛有无等均有差异。3、雄性成虫的阳基侧突膨端体形态、大小,内外缘有无突起、突的多少、位置、突的形态、大小,有无角化现象、角化部位和阳茎中叶的发育程度、形态、大小,内外缘与端、基部有无突、突的多少、形态,有无角化现象、角化部位、程度及阳茎中叶端上部有无色斑、色斑形态、大小等均因种而不同。4、雌性成虫受精囊的数量、大小、形态、基部有无短颈、端部有无斑纹,囊的角化程度、长宽比值和触须第3节膨大的程度、形状、感觉器窝的分布位置、窝的大小、形态,触须第3节与第4节的比值等均有种间变化规律。5、通过对古塞细蠓复合组15种雌雄成虫阳基侧突膨端体和阳茎中叶细微结构的系统研究,确立完善了新的分类方法,制定了规范标准,可以将古塞细蠓复合组中的种类乃至细蠓属(Leptoconops)已知种类明显区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科学性强。6、对15种雌雄成虫作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绘制了每个种的形态特征图,亦编研出古塞细蠓复合组已知种分种检索表,为我国古塞细蠓复合组研究起到先导作用,具有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总之,利用新的分类特征,建立了古塞细蠓复合组乃细蠓(Leptoconops)分类的新方法,并制定了规范标准,首次形成了标准化;研究解决了古塞细蠓复合组长期以来在国内外分类上的混乱状态;澄清了古塞细蠓复合组在我国的本底,对细蠓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