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受功利主义的驱使,一些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冲击,人们的道德水平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道德在人类价值系统中具有恒定的价值,具有基础性和稳定性的特点,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应该选择那些相对恒定的德目来进行。关爱作为一个古老的课题,在强调教育要提高人的人文素质,使人的人格日臻完善的今天,更显示出其重要价值与意义。学会关爱,具备关爱道德品质,是中学生的必备素质,也是当前中学德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关爱是个体的人为了实现与外界的融合而必须具备的对自己及外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主动地认识、尊重、关心和负责任的品质。关爱具有主动性特点,关爱的核心是关心和负责任。中学生关爱品质的内容包括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及社会,关爱自然环境等等。关爱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首先,关爱品质的培养是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因为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成长和发展的阶段,关爱品质的培养有助于中学生顺利度过一生的“危险期”。其次,关爱品质的培养对中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关爱品质是我国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关爱品质的培养也是中学生成长为“完整的人”的新课改要求。然而,在今天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受以下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市场经济导致的激烈竞争,中学的应试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忽略,中学生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冲突缺乏科学引导等等,致使中学生的关爱品质严重缺失,因此中学德育工作必须围绕关爱进行,以完善中学生的人格,塑造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关爱品质?今天的德育必须打破传统的依靠学习道德知识为主的陈旧模式,在德育过程中使中学生的知、情、意、行相结合,通过教师关爱榜样的示范,感受关爱的情境,参与关爱活动,辨析关爱价值等主要方法,让中学生在关爱的体验中学会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