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全人类所面临的永恒挑战。儿童贫困是指对儿童基本发展权利的剥夺,特别是对儿童早期阶段基本发展权利的剥夺,包括营养、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儿童是文明传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构成未来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解决儿童贫困问题,特别是解决贫困儿童早期发展问题刻不容缓。贫困儿童早期发展关键且紧迫。一方面,儿童早期阶段的大脑发育已经较为成熟,为儿童发展提供生理基础。另一方面,适当的早期经验又能促进大脑神经元的繁荣与修剪,提高大脑发育水平。此外,儿童早期阶段存在大量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错过这一阶段,可能会导致某些技能不易掌握,甚至无法掌握。儿童早期阶段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干预,能够及时弥补儿童发展的缺陷。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与投资的时机有关,国家对儿童早期发展阶段进行投资得到的回报率远远高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阶段的投资。儿童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公平和进步的重要指标,促进贫困儿童早期发展是关系儿童自身幸福、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和国家前途的长远大计。贫困儿童身处贫困环境中,由于缺少儿童发展政策的支持,缺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少主流文化氛围,儿童早期发展长期处于一种相对缺失的状态:贫困地区的母婴健康问题突出,贫困儿童的营养、健康、教育问题严重。研究与实践证明:对贫困儿童早期发展进行简单的干预,能够产生显著效益。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具有充足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生态系统理论将人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归纳为5个环境系统,公共图书馆处于外环境系统中,较为直接地影响儿童的发展。公共图书馆自由、平等、公益的服务理念要求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儿童发展政策和公共图书馆政策也指明公共图书馆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更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传统的延续,是公共图书馆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是提高图书馆员职业认同感的举措,是图书开展“全民阅读”工作的体现,是防止公共图书馆泛娱乐化的需要,是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更是为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网络检索调查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的意识较为薄弱,多数图书馆尚未开展针对贫困儿童的服务,且针对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更加少见。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的方式主要有捐赠物资、建设图书馆、捐资助学、参观游览、举办阅读活动等,服务对象主要是贫困中小学生,仅有极少数图书馆的服务涉及到贫困婴幼儿。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存在明显的时间节点,多在某些特殊节日进行,尚未实现常态化。部分公共图书馆贫困儿童服务品牌建设初显成效。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还善于通过馆外合作,增加社会资源。基于此,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策略:一是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引作用;二是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意识;三是构建精准有效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