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电机车充电与驱动一体化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PIPI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矿用蓄电池电机车及充电系统存在着体积大、续航能力低、工作效率低、蓄电池使用寿命短、加酸加液泄露及铅污染等问题,以及电机车驱动系统与蓄电池充电装置相互分离的应用现状。根据以上问题,本课题展开了矿用电机车充电与驱动一体化拓扑与控制系统的研究。  课题首先对矿用电机车储能电源和驱动电机作出比较分析,然后根据矿用电机车工作环境情况等综合考量,选出了低速性能更好的驱动电机(永磁同步电机)与充电速度更快、环境友好的储能电源(超级电容器)。根据矿用电机车的实际运行情况,设计了驱动与充电一体化拓扑电路,并计算出了永磁同步电机和超级电容器的参数。其次,根据所设计的一体化电路拓扑,分析了充电与驱动两种模式下的运行机理,即在驱动模式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与双向DC/DC变换器的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在充电模式下的超级电容器的等效模型及多种充电方法,三相电压型PWM整流控制策略等。重点分析了所设计的一体化拓扑电路中超级电容的充电控制策略,提出了采用分阶段恒流转恒压的充电控制策略,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解决了传统充电方法充电速度慢、中后期大电流充电容易引起超级电容损坏等缺点。最后,根据所设计的一体化电路拓扑,对一体化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思路进行了设计,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上搭建了一体化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来验证一体化控制系统的正确性。  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一体化电路拓扑及充电控制策略,解决了矿用电机车充放电彼此分离、工作效率低下、充电时间长等问题,使得矿用电机车能更加高效的满足工作需求。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传统工业传动领域,多电机协同控制技术已逐步取代传统单台电机机械轴传动技术。而对于多电机协同电驱动系统,无耦合多电机系统又因为控制量较少,无其它材料属性与机械摩擦等物理量的加入,使其控制难度相对较低,控制精确度相对较高。而在现有的并行控制、主从控制、虚拟总轴控制、交叉耦合控制与偏差耦合控制结构中,偏差耦合控制结构又因耦合性能好,控制电机数目多,被广泛认可和使用在多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但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发生故障在所难免,面对故障如何快速、准确、智能的进行诊断并处理故障使其恢复供电,是目前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对输电线路故障诊断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做出了论述,并且对于目前常用的故障诊断的智能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选择了贝叶斯网络的方法来对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进行诊断。然后学习了贝叶斯网络的相关知识并对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电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电能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质的电能供应能够提高供电利用率,保障供电可靠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电能质量进行检测和识别,能够为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和评估提供依据。实际中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多种多样,检测和识别算法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在充分研究各种电能质量扰动特点及相关检测和识别算法的基础上,利用谱峭度和多标签分类算法对单一和复合电能质量参
铁路在运行速度、运输能力、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也是当前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然而,列车运行时受到轨道不平顺的激扰和空气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列车
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等叠片铁心产品在输电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其运行产生的振动噪声不仅会影响环境,还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为了研究叠片铁心电磁振动,寻找有效的降噪措施,本文测量了硅钢片磁特性,对叠片铁心进行了电磁-机械耦合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为准确获得不同励磁条件下铁心磁特性参数,本文采用符合IEC标准的SST和磁致伸缩测量系统MST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