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抑抗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粘附功能及LIF和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enceRNA,siRNA)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的抑制效应以及该效应对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探讨抑抗汤可能的药物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中药抑抗汤0.8ml(10g/kg/d)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抑抗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粘附功能及LIF和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并通过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enceRNA,siRNA)对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的抑制效应以及该效应对整合素ανβ3表达的影响,探讨抑抗汤可能的药物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中药抑抗汤0.8ml(10g/kg/d)及生理盐水0.8ml灌胃,约28±7天,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成功提取妊娠第4天的小鼠子宫内膜细
其他文献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它具有“病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征,是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因此,研究高效的心脑血管药物一直是药物研发的重点。川芎嗪是传统中药川芎中的有效成分,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TMP; Ligustrazine,Lig),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冠状动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作用,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然而,川芎嗪
目的:确定刺人参改善睡眠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运用药效跟踪的方法,初步确定刺人参改善睡眠作用的有效部位;在此基础上,以刺人参总皂苷含量为指标,利用正交设计与现代提取分离技术,研究刺人参改善睡眠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然后,利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刺人参改善睡眠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1、刺人参改善睡眠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研究表明刺人参改善睡眠有效部位的最佳制备工
橙皮苷为橙皮素与双糖芸香糖形成的二氢黄酮苷类化合物,橙皮苷及其苷元橙皮素都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橙皮苷本身生物利用度较低(<25%),而苷元橙皮素半衰期短,口服给药后消除快,需频繁给药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从而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课题组对橙皮苷的结构进行修饰,合成了一系列橙皮苷衍生物并对其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发现通过乙酰化等反应得到的一个橙皮苷衍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有效部位(EFBHD)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部分机制,为临床补阳还五汤有效部位抗脑缺血作用的药物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断头法观察小鼠断头张口喘气持续时间;夹闭气管测小鼠心电持续时间;四动脉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记录大鼠脑电图(EEG)波幅的变化,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
目的观察宫内发育迟缓(IUGR)仔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骨钙素(BGP)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葛根素(puerarin)干预对IGF-1、BGP表达的影响,探讨IUGR导致仔鼠骨代谢降低的可能机制及葛根素对其干预的效果。方法1.孕鼠模型的建立:健康三月龄SD大鼠,雌鼠18只,雄鼠9只,按雌雄2:1比例置于同一笼中交配,次日行阴道涂片,以见到大量精子为受孕第一天。将孕鼠按随机数字表进行
一、目的研究灵芝多糖肽对Caco-2细胞上P-糖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影响,以及灵芝多糖肽对罗丹明123(P-糖蛋白底物)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上跨膜转运的影响。二、方法1细胞培养及形态学验证人结肠癌细胞(Caco-2)采用DMEM高糖培养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采用RPMI-1640培基,细胞免疫荧光法进行P-糖蛋白表达验证。2细胞毒性实验用MTT(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分别考察灵芝多糖肽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灯盏细辛低剂量组(C组,5mg/kg体重)、缺血再灌注+灯盏细辛高剂量组(D组,10mg/kg体重),每组18只,缺血时间为45分钟,采取术前1小时给药一次、术后立即给药一次的方法,再灌注2h、6h、24h各处死6只大鼠
目的:通过对方剂特征信息的数量化,对方剂中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其数量的变化规律,从而客观地了解方剂中中药间的组方规律,探索和完善数值分析技术在方剂分类方面研究,为方剂分类提供循证途径;为方剂分类的客观化、标准化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对古今方剂的整理,建立了入选本研究方剂的规范标准,最终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筛选出与方剂学国家规划教材第七版中组成、功用、主治、方源等均相同的1
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就是阐明中药的物质基础,也就是化学组成。伴随二维联用色谱仪器的问世以及多元分辨化学计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好的将色谱分离能力与光谱定性能力有机结合,使得定性和定量中药复杂体系成为可能。本文以药鼎方芪枳风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与多元分辨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单味药、药对以及药鼎方中的挥发油进行分离和解析,用质谱库结合保留指数进行定性,利用总体积积分
目的:观察人参醇提物的降血糖作用及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转录水平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共设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人参醇提物大剂量组、人参醇提物小剂量组4个组,每组10只,实验周期为4周。观察血糖变化,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胰岛变化,组织化学PAS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糖原含量变化,RT-PCR实验技术观察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