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控制“过劳”现象的对策研究及制度构建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3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劳”即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由于长时间过度劳累而造成的亚健康、不健康或突然死亡的状态。致使劳动者过劳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对劳动力资源的掠夺性使用,特别是对高技术人才、紧缺性人才的过度使用,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过劳死”概念来自国外。我国目前尚无“过劳死”或“过劳”的法律概念,对于“过劳”现象的认定也是空白,更无法涉及“过劳”问题的具体赔偿细则。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公共政策都在建设和完善当中,对于“过劳”这一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关注不足,尤其是社会保障中的制度缺失,直接造成了劳动者的过劳问题得不到应有的解决。从政策角度关注过劳问题,可以发现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的恶性竞争带来了劳动者的心理压力和不平衡感;干部考核任用制度的异化导致上下级的干部群体过劳;现有劳动保障制度的不健全难于全面控制过劳问题;劳动监察和行政处罚力度过轻致使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足。  本文在借鉴有关发达国家控制“过劳”政策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实际,对控制“过劳”问题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第一,探讨“过劳”的概念和基本范畴,通过对基本概念的辨析,明确“过劳”与相邻概念的区分,从医学和法律两个角度对“过劳”进行定义;第二对现行公共领域的政策缺失进行纵向的研究,以“过劳”问题的控制为主线,审视我国控制“过劳”问题的政策体系;第三,分析科学发展观理论对抑制“过劳死”问题的指导意义,阐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有序发展,不搞掠夺式人才开发,并根据我国实际,从平衡分配、完善干部任用考核制度、提高劳动保障和劳动监察水平以及关注知识分子“过劳”问题几个方面,提出控防“过劳”的制度构建。
其他文献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理念的转变,我们教师要想使课堂教学高效起来,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想学生所想,积极营造教学过程中的民主气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良好机
外国直接投资企业为经济增长、增加资金来源、技术转让、增加出口、增加就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受到亚洲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有减少的趋势,这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作为一定地域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早已物化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西安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在新的历史
21世纪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过去任何历史时期都强烈。历史的航船进入了新世纪时代,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  在小学美术课本中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机操作两种形式,或者取一种形式,这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她以生动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