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收入分配视角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nshi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收入陷阱”首次被提出是在2007年,提出者为世界银行,它的基本意思为:在一国(经济体)的人均GDP成功跨过低水平之后,即面临着如何有效从低收入阶层迈向高收入阶层(标志为一万美元),但是因为该国(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源自外部力量和因素,其内在助推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因此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国民生产积极性不高,环境被污染,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等),经济发展徘徊不前(人均GDP停留在四千到五千美元附近),很难发展成为真正的具有高收入水平的国家。我国2015年GDP总额约为67.66万亿(人民币),当年的人均GDP约为5.15万元人民币,若按国际既定标准,我国已经发展到中等收入水平。对于我国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缩小贫富差距,避免环境恶化甚至社会动荡,成功步入高收入国家行的关键在于我国是否能够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的出现。基于此,本文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基于收入分配视角,以规避中等收入陷阱为题,着重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是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使用的方法等等;第二部分主要是国内外文献综述,比如国内外学者对中等收入分配陷阱的相关阐释、以及不同经济学派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的阐述,期间也提出了作者本人的相关简要述评;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中国的经济新常态进行理论阐释,包括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和特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以及当前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着那些机遇和挑战;第四部分对收入分配和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梳理;第五部分是对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使得一国最终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机理问题进行分析;第六部分将落入中等收入国家与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对比,对成功国家的经验加以分析,同时给我国如何规避“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参考;第七部分是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成因,最后是调节收入分配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合理化建议及路径。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有:丰富了对“新常态”以及新常态下“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阐释;通过建立模型以及实证分析法来探究影响中等收入陷阱的具体因素;总结分析国际上调整收入分配方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宝贵经验;并指出了在新常态背景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具体对策及建议。
其他文献
应急救援管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之一。不管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来看,政府应急救援管理的改革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都有着必然的联系。当前社会不稳定因素剧增,政府应急救援管理能力已经发展成为衡量政府行政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政府应急救援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加快推进政府应急救援改革势在必行。以大部制为视角研究政府应急救援改革,从整合职能、协调运作、精简机构、优化结构等入手,从理
当代中国青年的美术修养比较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族审美水平、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也是中小学教育过分强调学生智力培养而忽视人文素养培养的结果,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扭
<正>2008年压轴题回避了连续几年的数列,出在函数这个重点知识上,试题技巧性强,思维量大,难度过大。对于压轴题的两问:第一问一般成绩的学生都能用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单
<正>中国企业并购的20年历史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个时期,中国的并购呈现半行政化的特点,是以"保定模式"和"武汉模式"为典型的政府干预
钢琴教学中对放松的学习非常重要,掌握放松的弹奏方法,是学习钢琴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它贯穿于学习钢琴的整个过程,是通过严格的、全面的、理性控制的专业化训练的综合行为,是
《飘》出自美国女作家马格里特,这部不朽之作经历了时间的验证,几十年来都受到了无数人的好评,而《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人物形象更是这部书的亮点,她用她的美丽、智慧,独
<正>中国的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山水田园的诗句。东晋的陶渊明是田园诗写作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创作的鼻祖。自此,山水田园便成了诗人们经
在《金色笔记》中,女主人公的"身体"参与到作品的具体叙事中,成为一个能指,指向了文化秩序、个人生存、精神体验、两性关系以及灵魂的自我认知,具有隐喻的性质。从作品中一系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释放的影响和其对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从而探索其对中枢
以一种方酸菁染料、水溶性石墨烯和聚乙烯醇为原料,设计合成了在近红外区具有强荧光(660~665 nm)特性及良好的光热稳定性的方酸菁/聚乙烯醇二元和方酸菁/石墨烯/聚乙烯醇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