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诱导剂6-DMAP的安全性评价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bedw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类养殖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而三倍体贝类由于育性差、生长快、品质好等诸多优点成为贝类养殖中重点,三倍体育种技术已在太平洋牡蛎等主要经济贝类中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应用。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其中6-DMAP由于其低毒、高效、价廉等特点,在三倍体育种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但6-DMAP的环境残留问题不容忽视,使用完后如果未经处理,一旦通过水体进入海洋中,就有可能影响海洋生物,再通过食物链(网)产生生物放大效应后威胁人体健康,且国内外对6-DMAP安全性问题报道较少。因此,本文以6-DMAP为研究对象,通过活体(in vivo)和离体(in vitro)实验进行6-DMAP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 6-DMAP影响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受精与早期发育过程并对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用600 mM 6-DMAP处理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15 min,6-DMAP对三倍体受精与早期发育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影响表现为:线粒体轻微变形,部分线粒体有内嵴溶解现象并可见局部形成低电子密度区;卵黄量大且电子密度较高,部分卵黄变形,少数卵黄中出现少量空白区且有轻微变形;内质网轻微肿胀,部分核糖体脱落;局部核膜变形,伴有轻微溶解;2-8细胞期核膜呈现轻微水肿,线粒体内嵴溶解较为明显。(2) 6-DMAP对细胞间紧密连接具有拉开作用,增加了细胞膜通透性。6μM、300μM和3000μM三个浓度6-DMAP处理Caco-2细胞,其TEER值随作用时间增加显著减小。(3) 6-DMAP可能具有类雌激素活性。93.75μM、187.5μM、375μM、750μM、1500μM的6-DMAP均能引起MCF-7的显著增殖,3000μM 6-DMAP极显著促进MCF-7增殖。(4) 6-DMAP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癌性。500μM的6-DMAP处理组显著抑制Balb/c3t3 A31细胞DNA合成,1000μM的6-DMAP处理组DNA合成数量极显著下降。随着6-DMAP浓度的增加,DNA合成数目逐渐减少,对Balb/c3t3 A31细胞DNA合成的阻碍作用增强,增加了细胞恶性转化的机率。(5) 6-DMAP对神经分化有促进作用,但同时抑制AChE活性,具有影响神经传递和调控的作用。经6-DMAP处理,1250μM处理组的PC12细胞神经突起生长状况与NGF组基本相同,但500μM、750μM、1000μM、1250μM6-DMAP处理组均抑制PC12细胞AChE活性,并且随着浓度增加抑制率逐渐升高。综合以上实验结果表明6-DMAP能够影响细胞正常结构和生长发育,并可能具有类雌激素活性和潜在致癌性,同时对神经传递和调控起一定作用,但对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及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建议现阶段生产过程中,6-DMAP使用后应予以回收、重复利用,防止进入环境,威胁人体健康。
其他文献
[目的]下丘脑室旁核(PVN)小细胞神经元调控自主神经活动,在心血管功能、神经内分泌活动及能量代谢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在体实验研究表明,尼古丁可活化PVN神经元烟碱样受体,
为了观察不同缺血时间,不同再灌流时间大鼠大脑皮质不同区域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本实验选取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7个组,各组分别为:对照组(C)、缺血15min再灌流
在细菌中,锌吸收调控蛋白Zur(zinc uptake regulator)(由zur基因编码)的主要功能是当细胞内锌离子浓度过高时抑制锌吸收系统的表达。但是,本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在十字花科黑腐病
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大肠癌患者与正常人脱落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 方法:选择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及正常人新鲜便样各15例,收集大肠的脱落细胞;分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反向运载工具,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运送回肝脏进行代谢,在清除胆固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许多研究证实H
本论文研究是在臧晓南博士构建的转牙鲆生长激素基因集胞藻基础上进行的。转牙鲆生长激素集胞藻通过鱼类生长因子在饵料生物体内表达,能够明显促进鱼类的生长,可以被用来开发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表面响应的方法相结合,对产植酸酶培养基组分及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如下:燕麦1.0%(w/v),葡萄糖2.0%(w/v),硫酸铵2.3%(w/v)氯化钠2.0%(w/v),初始pH6.3,培养温度28℃,培养7
为了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存活时间内大鼠大脑皮质不同区域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本实验选取42只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15min再灌注6h、12h、24h组,缺血2h再灌注6h
目的通过研究体外培养大鼠胸腺细胞的自然凋亡和褪黑素对其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索褪黑素影响胸腺细胞凋亡的机制,进一步揭示褪黑素与胸腺发育及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