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青春双歧杆菌细胞壁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对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青春双歧杆菌,提取其细胞壁成分并腹腔注射于KM小鼠,连续7天,处死小鼠,无菌收集腹腔巨噬细胞,以ELISA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1、IL-12及TNF-α的含量。采用细胞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T24)传代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小鼠皮下接种,建立膀胱癌小鼠模型,腹腔注射双歧杆菌细胞壁,2周后,剥离瘤体,称瘤重,计算抑瘤率:MTT法体外测定双歧杆菌细胞壁对T24细胞的抑制作用;无菌收集腹腔巨噬细胞,以ELISA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1、IL-12及TNF-α的含量。 结果 青春双歧杆菌细胞壁注射组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的A值为0.62±0.04,对照组为0.34±0.02,IL-12的含量为(823.34±185.32)pg/ml,而对照组则为(498.26±105.43)pg/ml及TNF-α的含量为(1.32±4.25)ng/ml对照组为(0.45±0.33)ng/ml,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建立膀胱癌小鼠模型,接种后第1周左右局部可触及肿块,第2周局部肉眼可见肿块,BCW注射组可以使小鼠局部肿瘤体积减小,肿瘤重量减轻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浓度双歧杆菌细胞壁在体外均能抑制T24细胞生长,且浓度越大,时间越长,对该细胞的抑制作用越强(P<0.05);IL-1的A值为0.76±0.02,对照组为0.41±0.05,IL-12的含量为(786.34±154.32)pg/ml,而对照组则为(520.35±89.37)pg/ml及TNF-α的含量为(1.41±4.25)ng/ml对照组为(0.52±0.18)ng/ml,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青春双歧杆菌细胞壁成分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使之分泌多量的IL-l、IL-12及TNF-α,且在体内外均能抑制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