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舌鳞状细胞癌(简称舌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舌癌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舌癌患者的生存率,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没有显著改善。肿瘤复发时有发生,多次复发不仅给手术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也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创伤。因此,寻求一种早期诊断方法和理想的辅助性治疗手段已势在必行。随着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其中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的激活是最基本的分子事件。抑癌基因是一类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基因,可以调控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又是一种正常细胞中存在的对癌基因表达功能进行调控的基因。p53基因是较早被发现的抑癌基因,也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深入的基因之一。p53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约50%以上的恶性肿瘤组织中有p53基因突变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途径,基因治疗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目前国内外对于肿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在各种肿瘤的动物模型中均有开展。广为应用的自杀基因(suicide genes)治疗又称为病毒介导的酶前药疗法(virus directed enzyme prodrug therapy,VDEPT),它是将自杀基因导入肿瘤细胞而将无毒性前体药物在肿瘤细胞内代谢为毒性产物,通过抑制DNA合成进而杀伤肿瘤细胞。免疫因子是细胞调节因子,能明显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产生并增强全身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把两种途径相结合并同时作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杀灭肿瘤的效力。本研究首先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舌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同一标本中p53基因的突变,目的在于探讨p53在舌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其次,本研究采用HSV-TK基因联合IL-2基因对人舌癌细胞株进行体内转染实验,建立动物模型,观察HSV-TK联合IL-2对舌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