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期放化疗是当前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模式,但同期放化疗也增加了相关的毒副作用,疗程难于顺利完成。临床研究表明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lothecin, HCPT)有较宽的抗癌谱而毒性较低,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均有一定疗效.离体实验研究也显示有很好的放疗增敏作用,是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ocal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ANSCLC)较为理想的的化疗药物,但国内还缺乏相应的系统的临床研究。为确定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最大耐受剂量、合适的临床剂量、剂量限制性毒性及观察远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羟基喜树碱用于放射增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临床研究目的:探讨HCPT用于放疗增敏治疗LANSCLC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确定和建议II/III期临床试验的剂量,观察近期疗效。方法:15个诊断明确III期NSCLC患者进入本研究。放射治疗,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60Gy/30f,6周完成。羟基喜树碱,根据HCPT初始剂量为4mg/m2,以后剂量按2mg/m2的剂量递增,每个剂量水平入选3个病人,如没有III/IV级毒性,接下来的3个病人入选下一个剂量水平直至出现DLT,如果在1/3病人中出现DLT,还需在增加3个病人在同一剂量水平进行试验,在增加的病人中未发现问题方可升到下一个剂量水平,否则升级将被停止。如果DLT发生于超过1/3的受试者,升级也被停止。DLT经对症治疗2周内不缓解退出研究组。每个剂量水平治疗6周,即至放疗结束或至DLT。试验过程中每例病人不增加或降低药物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测量107例住院患者的颈动脉中膜厚度(IMT),根据测量结果分为I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发生是一个涉及到多因素、多机制、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有研究者认为,癌的发生是许多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导致细胞内出现一系列分子变化
文章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回顾了《广西民族研究》自1985年创刊至2015年第6期总共126期发表文章的数量、类型、特色、亮点、基金占比、学科分布、作者状况及学
滤泡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低度恶性淋巴瘤,在形态上根据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可以分为1级、2级、3级a和3级b~1。Bcl2,Bcl6和CD10是滤泡性淋巴瘤的免疫学标志,Bcl2(14;18)
[摘要]目的 报道应用改良邻指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 2005年9月~2008年3月,采用改良邻指皮瓣修复51例拇指指端缺损并骨外露患者。结果 51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全部I期愈合,拇指外形满意,色泽好,拇指感觉、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改良邻指皮瓣在修复拇指指端缺损中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实用性强,是修复拇指末节创面的好方法。  [关键词]手外伤;改良皮瓣;邻指皮瓣;拇
行政自责文化由具有特殊内涵的主观性和规范性两类要素构成。良好的行政自责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维护、预防、教育和整合等功能。培育行政自责文化应积极推进政治文明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