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高中生物教师都有相同的体会,很多题目教师评讲过数遍,学生答题时还是照样出错,学生很苦恼,教师也百思不得其解。人教版“细胞分裂”专题主要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三部分内容。该专题知识点繁杂、抽象,且与许多其他专题相联系,是高考中的重点,也是学生最为畏惧的专题,学生在解答本专题题目时出错率较高。“细胞分裂”专题错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学生的错题成因有哪些?又有哪些对策可以减少学生解题出错?这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相关教育学理论,通过查阅近两年黄冈市高三学生大型联考的答题情况、翻阅黄州区一中近两年高三学生在各类考试中的错题情况、批阅学生作业、记录学生课堂答题情况等途径,对高三学生在生物学科中常见的错题进行了整理。本文对“细胞分裂”专题中学生出现的部分最典型错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对该专题学生的错题以知识点为划分依据分成6大类:1、细胞周期错题;2、受精作用错题;3、染色体错题;4、核DNA错题;5、实验错题;6、细胞器作用错题。结合学生在该专题出现的错题类型,笔者重新命制一套《“细胞分裂”专题习题调查测试卷》对2016届高三学生进行了测试与验证。通过分析学生“细胞分裂”专题6大错题类型,并结合《“细胞分裂”专题习题解题错因调查问卷》,总结出了8种错题成因:1、审题不细心;2、基础知识不牢;3、未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4、学习习惯不良;5、理解能力不足;6、题目设置不合理;7、教师教学方式不当;8、教学资源不充足。针对总结出的8种错题成因,提出了7条教学对策与建议:1、掌握审题技巧,提高审题能力;2、重视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知识;3、理清概念关系,注重发散思维培养;4、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习惯;5、优化命题程序,提高命题质量;6、树立责任意识,提升教学能力;7、加大教育投入,充实教学资源。本研究对于突破高三生物教学难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