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磁场对粘虫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能力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gua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磁场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粘虫是典型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具有群体迁飞和共同定向行为,每年在我国南北往返迁飞危害,严重威胁我国农作物生产安全。已有研究表明粘虫可能根据地磁场进行迁飞定向,为进一步探索粘虫对磁场变化的响应机制,深入阐明生物磁感受机制。本文以粘虫为研究对象,以磁场强度变化为环境影响因子,探究了粘虫生长发育、内参基因稳定性及转录组对近零磁场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了近零磁场对粘虫生长发育的生物学效应,揭示了粘虫对磁场变化的适应性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地磁场条件相比,近零磁场显著延长了粘虫幼虫发育历期1.3d(P<0.01)和蛹期0.2d(P<0.01),但对粘虫卵发育历期和卵孵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近零磁场显著降低了粘虫蛹重(P<0.01),且显著延长雄蛾寿命1.7d(P=0.003),近零磁场下粘虫雌蛾寿命缩短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此外,近零磁场对雌蛾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显著降低了初羽化雌蛾卵黄原蛋白基因表达量(P<0.01)。此外,近零磁场下粘虫蛾交配率显著降低10.03%(P<0.01)。2、利用飞行磨系统测试了近零磁场饲养条件对粘虫飞行能力的影响:近零磁场饲养条件显著降低了粘虫蛾的平均飞行速度(P<0.01)和飞行距离(P<0.01),减小了远距离飞行粘虫所占比例。采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小型昆虫自主飞行测试装置测定了近零磁场下粘虫蛾自主飞行活动。结果显示:近零磁场下粘虫蛾12h测试期总的自主飞行活动减少,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在近零磁场下,粘虫蛾的飞行活动高峰持续了大约三个小时,从天黑后的6-8小时开始,而在正常地磁场下粘虫的飞行活动则持续增加,直到天黑后的9-10小时之间达到一个峰值,此时近零磁场下粘虫的飞行活动显著小于正常磁场下飞行活动(P<0.05),表明近零磁场下粘虫蛾夜晚飞行节律发生改变。3、近零磁场下粘虫内参基因稳定性影响:以初羽化粘虫雌蛾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参基因稳定性评价软件geNorm、BestKeeper、Normfinder、Reffinder对不同磁场条件下粘虫雌蛾内参基因进行稳定性评价,筛选用于后续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实验可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为近零磁场下粘虫磁响应的转录组学分析提供保障。实验结果表明,β-Actin和18S在近零磁场下初羽化粘虫雌成虫中表达最稳定。4、近零磁场下粘虫转录组分析结果:相对于正常磁场,近零磁场下粘虫幼虫有439个差异基因,其中215个上调基因,224个下调基因;雌蛾有614个上调基因,1056个下调基因,共1670个差异基因。雄蛾鉴定出1401个差异基因,其中545个上调基因,856个下调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发现幼虫中氧化还原酶活性、DNA聚合酶活性、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细胞发育生长、海藻糖运输、免疫反应、化学稳态、对外部生物刺激反应、防御反应等条目显著富集;雌蛾中DNA代谢、脂肪酸代谢、硫化合物代谢、蛋壳形成、水解酶、肽酶、核酸酶酶活性等催化和结合过程条目显著富集。雄蛾中DNA代谢、转座、转移酶、聚合酶、肽酶、核酸酶等酶活性条目显著富集。对差异基因进行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幼虫中磷酸戊糖途径,雌虫中溶菌体、血小板、黏着斑、腺苷酸活化激酶、细胞外基质受体交互作用通路、丙酮酸酯代谢等途径显著富集。近零磁场处理可能影响到粘虫体内酶或蛋白中的金属离子或原子的结合与转运,进而影响生物体内信号传递等通路,改变酶或蛋白质的功能或结构,从而引起生物体的生理生化等反应。
其他文献
本文以采动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三轴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采动过程中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力学性能参数变化规律,分析了桩身强度、地基土强度变化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抗采动变形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采动区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折减系数建议值。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相似理论,建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相似模型,通过侧向卸载和侧向加载试验模拟采动过程,研究采动过程中水泥土桩复合地基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聚集体作为模板剂,制备得到不同形貌的NiCo_2O_4材料。研究并探讨了材料的形成过程及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简单的水热法,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形成的聚集体为软模板,制备得到了具有项链结构的NiCo_2O_4纳米棒和烟花状微球。在制备过程中,通过调节β-环糊精(β-CD)的含量进一
目的:探讨腹部针刺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伴腹型肥胖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探索非特异性下腰痛与腹型肥胖两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6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
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型号的结构出现了不同的样式,这使得中厚梁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传统的梁理论并不能很好的应用于中厚梁的各项研究和应用,因此,对中厚梁的研究和分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对于梁结构力学问题基本方程的求解,解析解仅限于求解简支边界条件情况,而其它支撑条件下需采用数值法求解。目前,关于高阶剪切变形梁的数值法求解并不多见。本文采用微分求积法求解弹性地基上的功能梯度梁的力学问题。重
背景:弥散散性冠状动脉疾病对经皮下冠状动脉介入(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都是一个挑战。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E)与冠脉搭桥术CABG结合是实现完全再血管化的替代方法。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
有氧糖酵解作为肿瘤细胞特有的一种代谢模式,成为抗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但是,许多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够在有氧糖酵解受损时存活下来。除了有氧糖酵解之外,“谷氨酰胺成瘾”
自适应滤波器具有处理时变未知环境下信号的能力,因而广泛应用于系统辨识、噪声抵消、回声消除、自适应信道均衡等诸多领域。自适应滤波算法作为自适应滤波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仿射投影(Affine Projection Algorithm,APA)算法是其中一类重要的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类算法是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NLMS)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assive Containment Cooling System,PCS)作为第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专设安全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生设计基准事故后的72小时内,可以通过自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手术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并探究超声骨刀在腰椎手术中对脑脊液漏的影响。方法:(1)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腰椎手术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