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樟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他以独特的电影叙事方式,从个人生活经验出发,以敏锐的生活触感,通过电影真实地展现底层人物在社会变迁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本文以电影叙事学为理论基础,对贾樟柯导演的八部剧情电影作品——《小山回家》、《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天注定》中凝聚“故乡”情结的叙事内容和反戏剧化的叙事方式,进行了细致地整理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独到的叙事话语与其电影显现出的纪实风格的内在联系。文章论述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论文选题入手,分析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贾樟柯电影研究的现状,由此确定了选题内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贾樟柯电影的叙述内容凝聚了浓厚的“故乡”情节,电影中展现了边缘人物的庸常生活,以此表达了人性悲悯与对生活在底层人们的深切同情。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反戏剧化是贾樟柯电影叙事的结构特色。错综复杂的时空构建,非情节化的故事结构、开放式的故事结尾,使贾樟柯电影显现出了现实生活的粗糙质感。第四部分分析了贾樟柯电影风格独特的叙事话语——综合运用的叙事视角、粗粝朴实的镜头语言使贾樟柯电影形成了独特的纪实美学风格。第五分部,分析了贾樟柯电影叙事方式的价值与意义所在。第六部分为结语。总而言之,在深入地整理和剖析贾樟柯电影叙事手法的基础之上,笔者对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期待这是对中国电影叙事方式进行的一次有意义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