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测定生物材料诱导成骨活性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_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段骨缺损、脊柱融合、骨肿瘤、重建外科等都需要大量的骨移植材料。自体骨移植提供的骨量往往难以满足需要,近年来具有诱导成骨或传导成骨活性的生物材料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生物材料如脱钙骨基质、内源性骨蛋白复合材料、重组生长因子复合生物材料,其应用效果取决于其中所含生长因子的活性。但是制备、贮存、消毒等环节可以使其失活,为保证生物活性材料的有效使用对生物材料进行活性测定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动物体内测定活性的方法有许多缺点,如需要牺牲动物、测定周期长、影响因素多、难以标准化和程序化、费用高等缺点,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本文研究拟建立一套简便可行,可进行标准化操作,重复性好,成本低的体外测定生物活性材料的标准化方法,以作为传统动物体内检测方法的替代方法,并尝试对数种常用生物活性材料的成骨活性进行测定并比较。目的:本文研究拟建立一套简便可行,可进行标准化操作,重复性好,成本低的体外测定生物材料诱导成骨活性的标准化方法,以作为传统动物体内检测方法的替代方法,并尝试对数种常用生物活性材料的诱导成骨性能进行测定并比较。方法:第一部分:生物材料诱导成骨活性体外测定方法的建立。制备山羊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DBM)做免疫组化检查其是否含有BMP-2。并取DBM(A组)、rhBMP-2(B组)、牛腱Ⅰ型胶原(C组)三种材料与C2C12细胞共培养72小时后,用1%Triton-X100裂解细胞,取细胞裂解液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蛋白含量。利用所测定的碱性磷酸酶和蛋白吸光度的比值代表单位数量细胞中所含ALP的含量。另取培养孔中培养液通过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的含量。第二部分:体外生物材料成骨活性测定方法的应用。利用已建立的体外测定方法对山羊DBM、OsteoSet(?)、人DBM、牛腱Ⅰ型胶原的诱导成骨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其活性。结果:第一部分: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结果显示DBM中BMP-2染色阳性。用DBM和rhBMP-2刺激C2C12细胞后,细胞中ALP的含量和培养液中骨钙素的含量较对照组(单纯细胞组)明显增高。rhBMP-2组C2C12细胞产生的ALP含量和骨钙素较DBM明显增高。BGP的测定结果与ALP呈高度直线相关,相关系数为0.877(p<0.01)。第二部分:在山羊DBM组、人DBM组两组中,被测材料明显促进C2C12细胞产生碱性磷酸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二者的均数分别为1.668、1.10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OsteoSet(?)和胶原对于C2C12细胞碱性磷酸酶代谢无明显影响(P>0.05),其均数分别为0.483、0.446。BGP的测定结果与ALP平行。结论:1、rhBMP-2能够刺激C2C12细胞持续高表达ALP和BGP,同样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其它生物材料也能够刺激C2C12产生成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对照组其ALP活性明显低于rhBMP-2及DBM组,说明该种方法对判定生物材料的诱导成骨活性准确可行。2、利用已建立的体外测定方法可以同期测定多种材料诱导成骨性能,利用量化指标可以对多种生物材料的成骨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山羊DBM、OsteoSet(?)、人DBM、Ⅰ型胶原的诱导成骨活性存在明显差异,山羊DBM的诱导成骨活性较人的DBM更高,OsteoSet(?)和牛腱Ⅰ型胶原无诱导成骨活性。3、体外测定生物材料成骨活性的方法可以对生物材料的诱导成骨活性进行有效评估,能够批量检测,量化指标便于材料间活性的比较。其方法简便准确,可进行标准化操作,重复性好,成本低,可以作为传统动物体内检测方法的替代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正常生理情况下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成分(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随发育的变化,研究不同喂养方式、食物过敏、应用抗生素时婴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并进一步
本研究通过对房颤患者的随访调查,试图了解本地区非瓣膜病房颤(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尤其了解抗栓治疗对栓塞并发症的干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河北医科大学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3年3月~2004年3月临床分离的至少对一种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BLA表型分析,揭示质粒AmpCβ-内酰胺酶阳性
目的 测定正常新生儿生后一周内血浆8-异-前列腺素F2a(8-iso-prostaglandin F2alpha,PGF2a)水平;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浆8-iso
【背景与目的】淡漠是卒中后常见精神症状之一,然而,卒中后出现淡漠的危险因素及结构基础尚不明确。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后淡漠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结构基础。【对象
目的:为进一步阐明血微量DNA的检测在转移性肝癌中的意义和健脾理气中药防治、控制肝转移的机制,探索以健脾理气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控制肝转移的可能性,本文进行了血微量D
目的:通过间断常压低氧法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并进行形态学分析,运用免疫组化法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大鼠分为低氧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1(pancreatic and duodenal homeobox factor1,Pdx1)在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s)分化为胰岛样β细胞中的作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