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桩-土-桥相互作用的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与控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e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全面了解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及被动耗能减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山东滨州黄河公路斜拉桥工程实例,从桩-土-桥动力相互作用、非线性、非一致地震激励、振动控制等四个方面对斜拉桥进行了系统的地震反应分析。 (1)基于刚性地基假定,应用ANSYS软件合理建立了斜拉桥有限元动力计算模型,分析了山东滨州黄河公路斜拉桥半漂浮体系的动力特性;采用反应谱法计算了斜拉桥在纵向、横向、竖向单独激励下的地震反应;采用时程反应分析的加速度一致激励法,分别计算了三种地震波下斜拉桥在纵向、横向、竖向三向正交分量独立作用和联合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发现横向、纵向地震分量使斜拉桥产生较大的位移和内力,并伴随着结构的空间运动耦合,说明采用三维计算模型的重要性。 (2)将Penzien提出的集中质量模型扩展到三维空间,提出了改进模型并给出了改进模型下参数的确定方法,建立了考虑桩-土-桥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的计算模型,并应用于山东滨州黄河公路斜拉桥,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动力反应时程分析,与刚性地基假定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后斜拉桥地震反应显著增大,对于深桩基础斜拉桥,若按刚性地基假定考虑会降低结构的抗震设防要求。 (3)分析了桩-土桥动力相互作用体系斜拉桥非线性因素的主要来源,给出了斜拉桥非线性模拟方法,推导了地基土层恢复力模型,建立了考虑桩-土-桥相互作用效应的斜拉桥非线性计算模型,详细分析比较了每一种非线性对斜拉桥横向、纵向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表明斜拉索非线性对斜拉桥地震反应影响占主导地位;考虑行波效应,分析比较了斜拉桥在三向地震波联合作用时,不同相位差下斜拉桥的地震反应,发现行波效应与相位差有关,三向振动行波作用下,结构反应峰值均增大,一维振动行波效应分析并不能真实反映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刚性地基假定下斜拉桥主梁地震反应分析应提高一个抗震设防烈度的设计思想,也为完善相关设计规范提供理论依据。 (4)针对漂浮体系斜拉桥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过大梁端位移的特点,从地震位移控制的机理出发探讨了控制地震位移的方法,阐述了粘滞阻尼器的减振原理及其进行结构控制时的参数选择和合理布置,结合山东滨州黄河公路斜拉桥实际问题,选定了切实可行的粘滞阻尼器最佳设置位置,对刚性地基假定模型和桩-土-桥相互作用模型的有控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能有效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桩-土-桥相互作用模式下位移减振效果更加显著。
其他文献
目前钢结构仍然基于防火设计,还未将钢结构在火灾中受力行为很好地纳入设计中,虽然编制了一些相关规范和规程,但仍缺乏足够的研究成果支撑,还不能确保其设计的钢结构具有足够
相比较现浇混凝土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由于自身特点展现出了许多优点,例如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证建筑物质量、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建筑垃圾等等,发展预制装配式结构
学位
随着广播电视以及通讯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对电视塔提出更高要求,新建电视塔桅杆比以往更长,在风荷载作用下桅杆顶点位移超限问题越加突出。为此,对电视塔结构进行抗风控制是十分必
近年来,我国的基本建设不断发展,设计周期明显缩短,计算机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成功实现能将设计人员从重复、繁重的体力脑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在满足快节奏设计的同时,保证工程设计的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在实际工程中面临的边坡地质灾害问题也显得日趋严峻。为减少边坡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地质科研工作者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取
本文将对腹板开圆孔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进行尝试性研究。 考虑到腹板开圆孔节点抗震性能的量化研究以及建立其具体设计方法是系统而长期的研究过程,将集中精力采用实验
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搜集国内外建筑物整体移位工程资料,对在结构移位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寻求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解决措施;根据各种结构特点提
隧道突水突泥一直以来都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大难题,突水突泥可能会导致隧道工期延误,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还可能成为隧道塌方的诱因,导致人员伤亡,施工机械损坏,对整个社会造
污水处理已成为大中型城市水资源充分利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日益受到重视。就目前而言,活性污泥法是城市污水处理最主要的工艺技术之一,IAWQ提出的ASM模型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