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及正常成人脑血流的应用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e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能否通过ASL等磁共振图像预测患者预后,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单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和(或)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或重度狭窄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I图像,所有患者均需在发病24小时内获得完整序列、图像。所有图像均采用GEDiscoveryMR7503.0TMR扫描仪获得,所有图像后处理均在GEHealthcareADW4.6工作站进行。扫描序列包括:DWI、MRA、3D-PCASL、T2WI。对ASL的两个动脉标记后时间(PLD)(分别为2525ms及1525ms)的图像相减影,得到减影图,计算减影面积。在ASL伪彩图上得到患侧及健侧CBF,患侧CBF与健侧CBF之比为rCBF,两个PLD的CBF、rCBF分别计算。勾画扩散加权成像(DWI)上的高信号区,得到梗死体积。在入院、出院时分别评估患者NHISS评分,并计算差值得到△NIHSS。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探讨NIHSS与各MRI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13例患者中,ASL减影面积△S<15000mm2的有4例,15000mm2<△S<25000mm2的有6例,△S>25000mm2的有3例。减影面积与△NIHSS负相关(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梗死体积为小梗死灶、中梗死灶的各有1例,大梗死灶的有11例。梗死体积与患者NIHSS入、NIHSS出、△NIHSS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梗死体积与减影面积负相关,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BF患1.5、CBF患2.5分别为(13.49±2.71)ml/min/100g、(23.10±2.90)ml/min/100g,rCBF1.5、rCBF2.5分别为0.34±0.07、0.54±0.08。两个PLD的患侧CBF及与△NIHSS正相关,rCBF1.5与△NIHSS负相关,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单侧前循环为责任血管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与减影面积具有相关性,可以通过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早期预测患者临床预后。
  第二部分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评价正常成人脑血流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正常成年人不同脑区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上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LD)的脑血流特点,以及性别对脑血流的影响。从而为脑血流异常的患者提供正常参照。
  方法:
  招募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对其进行头颅平扫及3D-ASL、脑动脉成像,其中3D-ASL采用PLD为1525ms及2525ms两个PLD时间。所有图像均采用GEDiscoveryMR7503.0TMR扫描仪获得,所有图像后处理均在GEHealthcareADW4.6工作站进行。在工作站对ASL图像进行后处理,每个PLD时间选取4个特定层面(参考ASPECTS的两个典型层面,以及小脑及大脑脚的两个层面),共9个感兴趣区(ROI)进行CBF的测量,分别为:额叶(M1)、颞叶(M2)、顶叶(M6)、岛叶(I)、豆状核(L)、尾状核(C)、内囊后肢(IC)、小脑半球(CB)、脑干(大脑脚层面,BS),取镜面对称得到对侧相应CBF值,各脑区双侧CBF值取均值。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PLD的CBF值均数间比较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男女两组间脑血流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对于男性,额叶、颞叶、岛叶、豆状核、尾状核、内囊后肢、小脑半球的CBF值在1525ms时高于2525ms,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在顶叶、脑干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女性,额叶、颞叶、顶叶、岛叶、豆状核、尾状核、内囊后肢、脑干的CBF值在1525ms时高于2525ms,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小脑半球前者虽也高于后者,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当PLD=1525ms时,额叶、颞叶、顶叶、小脑半球、脑干的CBF值男性低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当PLD=2525ms时,颞叶、顶叶的CBF值男性低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岛叶、豆状核、尾状核、内囊后肢在两个PLD时的CBF值男性均小于女性,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PLD为1525ms时的3D-ASL即可较好反映正常成人的脑血流情况,性别对脑血流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PVT1(The long non-coding RNA plasma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 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及超声特征的相关性,探索癌组织PVT1表达含量与PTC的侵袭性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PT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胸腔积液患者胸膜区CT病变征象,探讨其与恶性胸腔积液之间的关系,为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加方便有效的诊断方式。  方法:  收集比较了2019年1月~2019年8月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211例胸腔积液患者的胸部CT平扫图像,其中良性胸腔积液者129例,恶性胸腔积液者82例。观察图像并分析其胸膜区病变征象,包括胸膜结节、纵隔胸膜增厚、病变突入胸膜外脂肪间隙、胸膜
期刊
第一部分基于扩散加权成像直方图在脑膜瘤术前分级的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直方图分析在脑膜瘤分级中的价值。  方法:  95例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影像资料纳入分析,依据病理分级将Ⅰ级脑膜瘤(男29例,女39例;平均年龄:56.1±14.3岁)归入低级别脑膜瘤(low-grademeningioma, LGM)组,Ⅱ、Ⅲ级脑
学位
学位
目的:利用飞利浦双层探测器光谱CT通过比较肝脏、脾脏碘浓度的变化,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判定肝硬化严重程度,并探讨肝硬化程度分级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经临床采集数据或影像资料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4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对所有收集的病例研究对象及健康对照组行上腹部或全腹部平扫+动态增强三期扫描,利用飞利浦后处理工作站及光谱分析软件分别测得动脉期及静脉期肝左
学位
期刊
目的:  研究初诊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 AL )患者肾脏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扩散加权成像表现,根据IVIM参数的意义,分析肾脏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方法:  本研究纳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2019年3月-2019年12月经临床确诊为初发未经治疗的AL患者,并收集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收集A
目的:  应用自动瓣环运动定量技术评价蒽环类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探讨反映左室功能受损较为敏感和特异的超声参数。  方法:  50例行表柔比星为主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化疗2、4周期后,行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LVGLS),自动瓣环运动定量(aTMAD)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MAD)获取瓣环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