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猪场NH的排放系数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氨(NH3)等有害气体排放已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问题之一,NH3是欧美各国检验畜禽场空气质量的通用指标。NH3排放系数是对规模化养殖场NH3排放量估算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评价养殖场环境空气质量以及空气污染物减排技术应用效果的指标。NH3排放的影响因素、排放系数、排放模型及减排与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正日益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及公众的关注,是目前畜禽环境工程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1.本文在模拟实际生产的动物人工气候室对4种不同地板结构的猪舍NH3排放相关参数进行连续在线检测,研究了猪舍NH,排放与猪舍内温度、湿度、通风量及猪体重等主要影响因子相关性,利用MATLAB对试验期间有效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类型地板的猪舍中育成育肥猪NH3释放浓度的预测模型。根据分析结果得如下公式:
   全缝隙地面舍:FNH3=—1.3837—0.0455T—0.0028H+0.0765W—1.6555V;
   半缝隙地面舍:FNH3=—7.8555—0.0899T—0.0029H+0.2458W—42.5384V;
   水泥地面舍:FNH3=1.0497—0.0182T—0.0209H+0.1348W—35.9583V;
   生物发酵床舍:FNH3=—2.6379+0.2368T—0.0281H+0.0176W+0.7640V;
   式中FNH3为氨气浓度,ppm;T为温度,℃;H为相对湿度,%;W为猪体重,kg;V为通风量,m3/s。
   2.研究了4种不同地面类型猪舍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下的NH3排放系数。自然通风方式下的全缝隙地面舍、半缝隙地面舍、实心地面舍、生物发酵床猪舍NH3排放系数分别为:9.87±5.77g(d·pig),9.47±7.09g/(d·pig),11.23±4.23g(d·pig),4.27±2.09g(d·pig)。机械通风方式下的全缝隙地面舍、半缝隙地面舍、实心地面舍、生物发酵床猪舍NH3排放系数分别为:7.10±7.14g/(d·pig),4.79±6.16g/(d·pig),5.91±6.66g/(d·pig),4.83±1.76g/(d·pig)。
   3.研究了堆肥间夏季堆肥过程中NH3排放规律、排放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相关性。结果表明,整个堆肥过程中NH3日平均浓度为2.04—14.67ppm,均值为7.2±4.17ppm;堆肥的第3—12d为NH3主要排放期,占总排放量的60%,堆肥全过程累计排放系数为3.26g/kg鲜样,并以此估算了浙江省畜禽粪便年氨氮损失为6.87万t。
   堆肥过程中,翻混、堆体温度与环境温度均影响NH3的排放。NH3高排放发生在翻混时和日高温阶段,翻混时浓度可达到翻混前的2.5—12倍,每日白天8:00至晚20:00的NH3排放量占全天总排放量的65%左右,日高温时段(下午13:00—17:00)的排放量达全天排放量的33%左右。检测也发现NH3浓度的高低影响臭气浓度。
   4.研究了商业规模猪场猪舍的NH3排放系数,结果表明,试验室检测所得NH3浓度、排放系数与规模猪场猪舍内和堆肥场的NH3浓度、排放系数具有可比性。得出了育肥舍、保育舍、母猪舍的NH3平均排放系数分别为:6.6—7.1g/(d·pig),1.0—2.2g/(d·pig),12.5—17.3g/(d·pig)以及公猪舍为35.2g/(d·pig)。
   本研究是我国饲养模式下的集约化养殖场NH3排放系数的初步探索,其结果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畜禽养殖场空气污染监控、对人畜及周围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及适合我国养猪生产特征的低NH3排放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多媒体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网络数据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图像数据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面对海量的图像数据,如何利用计算机图像分类和识别技术来快速区分和有效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计算机图像分类识别和技术作为计算机处理图像的重要手段之一,跨越了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等领域的相关知识,一直是近年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由于收集的图像数据会受到光照、角度以及同类目标的多样性等因素影响,
学位
我国是世界产煤、用煤大国,煤化工产业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煤化工产生的废水污染问题始终无法得到完全解决,针对此问题,国家提出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要求,使用各种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等技术实现要求。  煤热解废水是一类高酚浓度、高氨氮的废水,本文针对煤热解废水生化处理单元的厌氧强化技术,研究外加介质强化对废水中酚类污染物的降解效能。首先研究了厌氧共代谢强化,使用甲醇为共代
尽管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红色和绿色发射的外部量子效率(EQE )已超过20%,但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实现有效的蓝光发射和光谱稳定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论文研究了基于混合配体约束的准2D钙钛矿的高效高亮度天蓝光材料及其应用。通过对正丁基铵(BA)或基于2-苯基乙基铵(PEA)的钙钛矿与各种烷基溴化铵作为共同配体的光学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详细研究,发现分子尺寸大小和电荷的氨基共配体是构建
DNA纳米花(DNF)是一类DNA-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血清稳定性和高的DNA负载量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几乎所有的DNF都是通过Mg2+参与的滚环扩增(RCA)反应所制备的,鲜少有其他金属离子参与的RCA反应去制备DNF。因此,本论文利用Mn2+介导的RCA反应中制备了DNA-Mn杂化纳米花,并对其结构特点、功能特性和磁共振成像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归纳如下:  第1章中,概
学位
在众多地质灾害中,滑坡是发生频率最高,发生后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经济损失最多的地质灾害之一,所以对于边坡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滑坡的坡高坡角、岩石岩性、地震、降雨以及不合理的工程活动等。据统计有90%的滑坡是由降雨所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开展降雨入渗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工作。  论文以广西平南县寺面镇路塘村边坡作为实际工程背景,通过数值
学位
在油气开发策略上,我国大多数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注水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高含水期采油面临着油井产水量大幅度增加、产油量递减、生产成本上升、钻调井和作业措施效果逐步变差的问题,油田后期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围绕油田特高含水期压力下降、含水上升、产量减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以及开发效果差等主要问题,以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挖潜增产策略为目的,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